青芷町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離間 蒯良獻策,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青芷町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脫不了干係。
“自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當然,張繡不可不防,主公可靜待三日。若張繡接詔且無任何表態,那說明其恐真有心奪取荊州。如此當踏江破敵,直取新野。
若其傳授印與荊襄以表忠心,說明其當下並無反意,主公大可放心。
當然,主公若是不放心,可傳召試探一二。”
蒯良溫和一笑,沉聲道。
“如何試探?”
“簡單,主公可詔張繡至襄陽,表彰其北伐曹操之功,若其心中有鬼,自然不敢前來,可若他心中坦蕩,來荊襄又何妨?”蒯良解釋道。
“好,就依子柔所言。”
日落黃昏,
荊州襄陽城外。
張繡一行換馬不換人,疾馳數個時辰總算在閉城前趕到襄陽。
此時,守城士卒看了眼印信,挑眉道:“你是張繡張將軍?”
“有什麼問題麼?”
張繡面無表情道。
“沒,沒事,放行!”
牙將看著張繡入內,眼角微眯,招手道:“速去蔡府,告訴蔡將軍,就說張繡來了。”
襄陽街道上,
日落的餘暉灑在城內。
映照著的是無數匆匆行人,勞作一天的他們飢腸轆轆,滿是疲憊。
而他們家中的女人或者孩童想來早就把飯菜做好,等著他們回家了。
這個年代的孩子沒有童年,他們從小就要學會做飯,甚至一些個子比較小的女孩得踩在凳子上去做飯。
除了做飯,例如拔草,播種,澆水,送飯等等,他們六七歲就得學會。
對他們而言,最奢侈的就是逢年過節能吃點帶油水的東西,最饞的莫過於牛羊肉了,可這種東西他們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
這個時候沒有燈,
只有一些火燭,不過這東西也只有世家中才有。
瞅著天漸漸暗淡,張繡一行找了間客棧住下,夜間肯定不宜拜會劉表,不過他得先去拜會蔡家及蒯家。
蔡家掌軍,蒯家掌政,若能得這兩家相助,此行應該問題不大了。
而此時,蔡府內。
一間書房搖曳著火燭,倒映著兩道身影。
“阿姐,張繡這種時候來荊州作何?他難道不怕劉表盛怒之下殺了他麼?”
蔡瑁面露不解,試問道。
“哼,我蔡家怎麼會有你這麼蠢笨之人?”
蔡氏秀目微蹙,頗為惱怒道。
“白日天子詔你難不成當成兒戲了?只不過這個張繡反應著實有些快,甚至快到讓人不禁有些懷疑。”
“阿姐,你此話何意?”蔡瑁對蔡氏頗為敬佩,不單單是因為蔡氏是他姐的原因,更多的是蔡氏心思縝密,考慮良多。
蔡氏美目聚光,露出精明之色,冷言道:“恐怕此人真的志在荊州啊!”
“志在荊州?”蔡瑁一愣,急聲道:“我這就去告知使君,絕不可放此人離開。”
“站住!”蔡氏秀眉微蹙,不滿道:“你堂堂一個水師提督,做事卻如此浮躁,何時你的腦子才能配的上你這身份?”
蔡瑁被說的都有些不好意思,抿了抿嘴也不敢反駁。
“此事不過是我臆斷,無憑無據,切不可同第三人提起。”蔡氏叮囑了句,神情卻是凝重宛若自喃道:“我有預感,荊州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該大亂了。”
“不管如何,我蔡家都必須抓住機遇,切不可掉以輕心。另外,派人盯著張繡的一舉一動,若有訊息,隨時來報。”
話音剛落,房門外。
“啟稟家主,府外張繡求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