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芷町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邪馬臺來使,第一個傳動裝置,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青芷町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間空地處,一群人圍著。
此時的鐵匠營工藝隨著之前工藝的突破,已經領先原本漢朝很多年了。而張繡,正在中間焊接著東西。
賈詡沒有說話,上前圍觀。
只見張繡手中,是一個框架,框架上是一大一小兩個齒輪,齒輪上掛著一根鏈條,而小齒輪固定在一個圓鋼杆上面。
張繡本來是想用軸承,滾珠,減少摩擦力,奈何現在的工藝還是搞不出來滾珠,只能把齒輪和軸承焊死,直接用齒輪帶動轉,
帶動的同時,鋼杆另一邊安裝車輪,然後把齒輪轉動力轉嫁到向前的動力,從而實現小火車的前行。
這是原理,和腳踏車一樣。
只不過,張繡設計的小火車就不太一樣了,為了保證小火車的動能可以牽引,必須一車配備一個甚至兩個動能裝置,
也就是,每車前後兩截都空出一部分用於踩踏板運力,中間就是小斗子,用來拉貨,還可以透過首尾相連模式,更好的拉貨。
一車兩人拉五百斤糧食,一天可以運百里不止,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減少千里運糧帶來的弊端。
“來,找幾個輪子來試試。”張繡有些興奮喊著,絲毫不顧臉上的汙漬和汗水,齒輪即將成為主要運力。
不一會,張繡開始釺焊。
這是古代的一種焊接手法,牢固度雖然沒有後世鐵焊牛逼,但也不算差了。
四個輪子,軸承連結。
一個傳動裝置就這麼好了。
雖然很簡陋,可的確被張繡倒騰出來了,就是外表還有待改良,而且位置各方面都還需要改進。
良久,釺焊結束。
一輛四輪車出現了。
張繡興奮的做了上去,然後再眾人注視得目光下,他踩動了踏板,跑了……
只不過這個四輪車沒有頭,只適用於軌道上,張繡也不能多騎,可這也證明了他這個辦法的可行性。
不過剛踩幾下,
張繡就感受到了缺點。
第一個,因為沒有滾珠,齒輪和軸承是焊死的,所以踏板不能倒踩調整位置。
第二個,因為沒有軸承,稍微會費力一些,而且踩起來有些濏濏的感覺,不如後世的流暢。
不過總的來說,漢末能弄出齒輪傳動裝置,這個可是一大步躍進,最起碼有些工業基礎了,日後發展會更快,
等回頭把系統送的積分抽了,說不定能弄些好東西出來,到時候弄個蒸汽機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