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5章,清妾,綰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稍後我就派人傳信給管事嬤嬤那邊兒。”爾芙輕聲應道。
坐在旁邊吃麵吃得起勁的小七,很是辛苦地嚥下嘴裡的食物,接茬道:“阿瑪,額娘過些日子要邀請大伯母、三伯母和五嬸孃她們來圓明園做客,不如您替額娘將宮裡的娘娘們也請來唄,正好一塊熱鬧熱鬧。”
俗話說: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後宮妃嬪想要出宮,那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種規矩拘束著,便是有機會回去省親,也不能在宮外過夜,還要遵著禮儀,避諱外男不算,連自家兄弟和父親都不能獨處。
孃家就在京裡的宮妃還好些,從年頭到年尾,只要在皇上跟前兒有些臉面,總能回到孃家去瞧瞧,便是不方便出宮省親的,內務府那邊兒也能安排孃家女眷進宮請個安。
最慘的莫過於那些孃家在外地的宮妃了。
對於她們來說,省親這種事,除非是皇帝聖駕出巡巡到了孃家所在的城市,自個兒又在皇帝跟前兒得寵,這才有機會見見孃家的親人,要是不夠受寵,單純地等內務府那邊兒安排孃家女眷進宮請安,那一等三五年都輪不到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畢竟非皇室宗親的外命婦進宮請安的日子就那麼幾天而已。
內務府那邊兒安排外命婦進宮請安,也要緊著家世高、榮寵盛的宮妃,一些小透明似的宮妃進了宮,一輩子再也見不到家人的宮妃,也不是沒有的。
當然,這都是泛指那些不受寵、又無顯赫家世做靠山的宮妃。
如德妃娘娘這樣身居妃位,又有子嗣在外做靠山的宮妃,並不在這範圍內。
不過即便是德妃娘娘這樣的宮妃,她一年到頭能見到孃家親眷的次數,亦是屈指可數的,畢竟紫禁城又不是有錢就能進的戲園子,哪能隨隨便便地就放人進去探望呢,所以小七這一提議,四爺連想都沒有想,便已經果斷拒絕了。
無關其他,只因為他怕麻煩。
畢竟這請德妃娘娘來圓明園小住兩日,還算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做兒子的孝敬自家額娘,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但是邀請宮裡的其他宮妃來圓明園赴宴聽戲,那就有些出格了,再說他也擔心這些宮妃會藉機生事,一旦哪位宮妃在自個兒的賜園別院裡出事,那他一定會成為倒黴的替罪羊。
四爺表示,他可不會蠢到給那些時時刻刻想將自個兒搞下臺的兄弟提供機會。
“你要是實在想念你祖母,你就多去暢春園走動走動,你祖母出宮一趟不容易。”四爺很是委婉的拒絕道,他實在是不願意將血淋淋的現實告訴小七。
四爺希望他的小七能夠一輩子都無憂無慮的,如同和碩端敏公主一般。
雖然和碩端敏公主並非順治帝親女,僅僅是政治需要才養在宮裡的皇室宗親貴女一枚,但是她的生父是順治帝的堂兄簡親王濟度,生母更是簡親王福晉,出自科爾沁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與當時還在世的孝莊文皇后和現在的這位太后是正兒八經的親戚,便是成為順治帝的養女,亦是過得如魚得水。
她從小被接到宮裡教養,卻是一直養在太后跟前兒,太后本就無子無女,將她當做親生女兒般疼愛,便是當時太后不被順治帝看重,但是有順治帝的生母孝莊文皇太后盯著呢,誰又敢將當時並不受寵的太后不放在眼裡呢,加之端敏公主的親生父母亦是皇室宗親裡的頂尖勢力,端敏公主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宮裡最為尊貴的公主之一,便是她遠嫁蒙古和親,卻也是過得風生水起。
因為端敏公主的親生母親就是蒙古人,養育她長大的孝莊文太后和當時還是皇后的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亦是蒙古人,便是她離開了從小生活的京城,下嫁給班第,卻並沒有任何不適應的地方,因為她對蒙語和蒙古的生活習慣、習俗都並不陌生,所以在其他公主看來是嫁到窮鄉僻壤的地方去過苦日子去了,在她看來,卻沒有太多改變,唯一的改變就是居住地點的不同,從紫禁城搬到了位於科爾沁的公主府而已。
不但如此,她嫁過去的第二年,班第就承襲了達爾罕親王的爵位,端敏公主也儼然成為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當家人,在府裡,她是公主,又無公婆等長輩制約,在府外,她的身份,亦是讓她所向披靡,即便是她有些囂張跋扈的作風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但是也沒人敢冒犯她分毫。
如果非要挑出她這大半輩子裡的一些不順心,倒是也有些。
比如她的同胞親弟德塞早逝,致使簡親王的爵位落入庶出的喇布和雅布頭上。
比如她與現在坐在帝位上的康熙帝的關係不太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