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李自成想跟崇禎見面
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6章 李自成想跟崇禎見面,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後,就連夜跑回房山縣向李自成報告。鋗
沒錯,李自成把偽順大軍和李巖、李過等留在了大同府,他自己卻帶著宋獻策、顧君恩領著兩萬騎兵從紫荊關一路打到房山。
從紫荊關到房山縣,幾乎就沒有遭遇抵抗。
到了房山之後,李自成大軍就不再往前走。
而是派了僅僅二十出頭但卻已經身經百戰的馬寶為使者,捎上幾個西瓜為禮物,前去朝陽門大營覲見崇禎。
馬寶送完西瓜,就藉口跑到朝陽門外觀戰。
雖然朝鮮軍在今天的進攻作戰中表現不佳,但是馬寶並未因此輕視朝鮮軍,反而給了朝鮮軍非常高的評價。
“聖上,朝鮮軍計程車氣非常高昂。”鋗
“並沒有明軍拿刀逼著他們進攻,但是他們都能奮勇爭先。”
“今天參戰的朝鮮軍約五百餘人,最後全部戰死,竟沒有一個轉身逃跑的。”
頓了頓,又道:“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建奴的炮火太過密集,朝鮮軍剛一翻過缺口就遭到槍炮糊臉,就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李自成皺眉道:“朝鮮軍竟然也變得如此之驍勇?”
宋獻策也說道:“崇禎給朝鮮軍灌了什麼迷魂湯?”
馬寶還真問過,當即回答說:“臣有問過朝鮮軍,那個朝鮮軍跟臣說,是因為崇禎許諾他們剿滅建奴之後可以入籍大明,所以人人奮勇爭先。”
“原來如此,這就說得通了。”顧君恩恍然大悟道。鋗
“對於朝鮮人來說,華夏人的身份確實很有吸引力。”
李自成眼睛一亮說:“大順是否也可以吸引蒙古人入籍?”
“這個,怕是不行。”顧君恩有些尷尬的道,“朝鮮自古便是我中原王朝之藩屬國,而且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極深,蒙古人則不然。”
“那就算了。”李自成難免有些失望。
頓了頓,李自成又問馬寶道:“明軍呢?你觀明軍如何?”
馬寶臉上流露出鄭重的神色:“明軍誠然一支精銳之師,其步營將士皆精悍之士,火器營更是犀利異常,非我大順之火器營能比。”
“有多犀利?”李自成立時有些不高興。鋗
馬寶並沒有因為李自成不高興就有所隱瞞。
“聖上,明軍的紅夷大炮可以打到兩千步外!”
“什麼?兩千步?”李自成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為大順的紅夷大炮只能打一千步遠,而且準頭非常差。
馬寶又說道:“還有明軍的自生火銃,不僅比我們大順的自生火銃更輕便,打的還比我們大順的遠,殺傷力也比我們的強出不少!”
“當朝鮮軍進攻的時候,明軍就在城外支援。”
“明軍步兵距離城牆上的建奴至少有一百步,建奴還披掛了棉甲,可是槍聲響過,城牆上的建奴卻一排排栽落牆下。”鋗
李自成的臉色越發的難堪。
宋獻策和顧君恩也是面面相覷。
看來明軍的火器確實比大順軍的火器要犀利。
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負責給大順鑄炮和打造燧發槍的是多明我會的一個傳教士,這個傳教士跟湯若望相比就是個半吊子,他督造的紅夷大炮和燧發槍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說實話能夠仿造出來就已經殊為不易了。
好半晌後,李自成才憋出一句:“有機會朕要親眼見識下明軍火器。”
李自成只是單純的想要見識一下明軍的火器,可是宋獻策和顧君恩兩人卻聽岔了,還以為李自成要帶著兩萬騎兵突襲明軍。
當下顧君恩勸諫道:“聖上不可。”鋗
宋獻策也道:“聖上萬不可有此念。”
李自成這才反應過來兩個人誤會了他的意思,當即笑道:“兩位軍師想哪裡去了,朕只是想要見識一下明軍的火器,又沒說與明軍交手,朕再是自大,也絕不會帶著兩萬騎兵就去突襲十幾萬明軍,現在畢竟不是以前了。”
“聖上明鑑。”宋獻策和顧君恩聞言鬆口氣。
這時候李自成忽發奇想,問兩人道:“兩位軍師,你們說,如果朕只帶著幾個親隨跑去跟崇禎見上一面,會怎麼樣?畢竟,朕說過要與他會獵於北京。”
“啊?”宋獻策和顧君恩直接懵掉,聖上你怎麼會有這等古怪的念頭?
你是大順皇帝這沒有錯,可是在崇禎還有南明臣子的眼中,恐怕仍舊還是當初那個到處打家劫舍,將整個大明朝都攪得天翻地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