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0章 陰謀詭計(為盟主菩緹加更),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加強了炮兵單位。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這三個鎮臺下轄的炮兵旅從1個變成2個。

換句話說,每個鎮臺的實際兵力並不只25000餘人,而是足有30000多人。

不少新軍將士甚至士子都還是第一次出海,所以對於帆船竟然可以逆風而行,無不感到嘖嘖稱奇,這又是怎麼辦到的?

崇禎便笑著對身邊的鄭芝龍說道:“閩國公,將士們都在誇你呢。”

“逆風航行有何可炫耀的,但凡海上討生活的誰不會?”鄭芝龍搖搖頭說道,“何況佛郎機人的軟帆要比我們的硬帆更適用於逆風航行。”

“閩國公是說佛郎機人的帆船比我們的更快?”張煌言訝然問道。

“是的,佛郎機人還有紅毛蕃的戰船確實比我們的快。”鄭芝龍深以為然的道,“當年在南洋的時候,我們吃了不少虧。”

“鄭卿,這點很快就能得到改觀。”崇禎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多久,我們大明水師的戰艦就可以擺脫風帆,依靠蒸汽機推進,屆時在大洋之上就不會再受制於風力的變化,甚至在無風地帶也能航行,而且速度要比帆船更快數倍!”

崇禎這就是畫大餅,蒸汽機船要比帆船更快這是肯定的。

但是要說早期的蒸汽機船能比帆船快上數倍那就是吹牛,不可能的。

頓了頓,崇禎又道:“裝上蒸汽機的大明戰船除了速度會更加快之外,還可以在戰船兩側加裝鐵板,加強防禦。”

“今後的海戰,就只有我們大明戰船炮打西夷戰船的份。”

“西夷的艦炮,恐怕是很難打穿我大明戰船的側舷裝甲,總之一句話,我大明水師再次君臨天下的日期不遠了!”

“聖上,臣已經等不及了!”

饒是鄭芝龍已經四十多歲而且見慣了大場面,此刻也不免被崇禎畫下的這幾個大餅挑動得怦然心動,那些士子就更不用多說,恨不得立刻投身水師。

進士出身的勤王士子盧象觀就問:“聖上,臣現在轉入水師還來得及嗎?”

盧象觀、盧象同跟盧象升都是同族堂兄弟,另一個時空,兄弟倆人都在清兵南下之後率領族人起兵,為國死節。

只不過,盧象觀的統兵能力明顯及不上他的堂弟盧象同,跟他的堂兄盧象升那就更加無法相提並論。

勉強算箇中人之姿。

“當然來得及。”鄭芝龍聞言大喜。

“你們士子營的人,任何時候想加入水師,本公都歡迎。”

鄭芝龍以前不大看得起士子營的勤王士子,但現在已經一百八十度改觀。

原因也很簡單,以徐應偉、閻應元為首的這批勤王士子,是真的很能打。

“公爺,過份了啊。”徐應偉的臉色垮下來,“哪有當面挖我們新軍牆角的?士子營計程車子我們新軍都還不夠分。”

大明新軍一下子編成了11個鎮臺。

這些個鎮臺的總鎮、旅帥、營官、把總甚至參謀都要由士子營計程車子充任。

11個鎮臺需要總鎮、副總鎮共計33人,旅帥以及副旅帥共計132人,營官以及副營官共計396人,把總以及副把總共計1980人。

這就已經是2541人,將近士子營的半數。

此外每個鎮臺的司令部,旅部以及營部都需要一定數量的參謀,鎮臺司令部的參謀更是多達數十人,得虧年底之前國子監的第一期學生已經畢業,要不然,崇禎還真找不到足夠數量的軍官來編成這11個鎮臺。

所以說,現在士子營計程車子是真的很緊俏。

甚至就連黃宗羲的監察科、張煌言的密偵科都抽調了一批過來。

所以說徐應偉真不是在跟鄭芝龍說場面話,而是真對他有意見。

鄭芝龍聽了便也有些不爽,心說你一個跟我兒子一般大的後生,有什麼資格在本國公面前充大蒜瓣?但是生氣歸生氣,也不想跟人吵。

當下鄭芝龍便把臉轉開去,不再理會徐應偉。

崇禎看到這也是哭笑不得,心說大明的水師跟陸軍不會也變得水火不容吧?要是鬧到最後也變成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就特麼的挺尷尬。

萬一將來海外殖民的時候,陸軍和海軍互相扯後腿,是有可能釀成慘案的。

當下崇禎笑著對徐應偉說:“有貞,北伐在即,士子營一定會優先保證新軍,所以你不用擔心閩國公會挖新軍的牆角。”

徐應偉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當即撓了撓頭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