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落井死
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落井死,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不給你們發俸祿,不是捨不得錢,而是想考驗你們,看你們能否守得住清貧,結果嘛,還算是不錯,絕大多數的勤王士子都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沒有仗著勤王士子的身份亂伸手。”
眾人心道,連賴賬的理由都能找得如此清新脫俗。
“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俸祿肯定還是要發放的。”
崇禎道:“現在你們就都說說吧,內務府應該按照什麼標準發放俸祿?”
鄭森道:“聖上,臣以為比照京官的俸祿就行,七品京官支多少俸祿,我們這些給事中也就領多少。”
眾人都不肯吭聲。
這事情有些敏感。
崇禎便只能點名,問傅山道:“傅山,你說呢?”
傅山無奈的說道:“回聖上話,如果比照京官俸祿折銀髮放就沒問題,但如果比照京官發放寶鈔恐怕就不行。”
“就以正七品京官的俸祿為例。”
“洪武二十五年定下的月俸為七石五斗,其中一部分發放祿米,一部分折成寶鈔,根據官員品級不同,折色比例也不相同,此後凡兩百餘年雖然折色常常有變化,但是俸祿的定額一直就沒變過,正七品的俸祿都是七石五斗。”
“若能將這七石五斗折銀髮放,按現今米價就是七兩五錢,養活一家綽有餘裕。”
“但若是將這七石五斗折寶鈔,按現今的寶鈔價格甚至不足五錢銀子,若只是一個人則問題不大,若要養活一家人則難矣。”
崇禎聞言笑了笑,又說道:“折成銀子七兩五錢,真的夠嗎?”
“養活一家數口肯定夠了。”傅山說道,“但若是有數十口人,那肯定是不夠的。”
七石五斗的月俸,也就是1100多斤米,十口以下的家庭還是可以過得很寬裕的,甚至可以做到頓頓有肉吃,但是超過了十口就會有些緊巴,不過維持溫飽還是沒有問題的,喝酒吃肉或者下館子啥的就別想了。
對勤王士子來說,肯定也不夠。
他們除了工作之外,還得交際。
要是把俸祿標準定得太低,就免不了又要重走太祖爺的老路。
所以,崇禎並不打算重蹈覆轍,但是盲目的搞養廉銀也不行,因為滿清的養廉銀製度已經證明了,貪官並不會因為有養廉銀的存在就不去貪。
當下崇禎又把目光轉向諸士子:“你們是什麼意思?”
陳子龍、方以智、阮大鋮等道:“臣等唯聖上馬首是瞻。”
這幾個都跟鄭森一樣家境殷實,不缺銀子,所以對俸祿無感。
但是傅山、汪偉等另外幾個人就沒有吭聲,他們還是希望能多些。
“不說話?”崇禎笑著問汪偉、鄭遵謙等幾個沒說話的給事中道,“再不說話,朕可就決定了啊,月俸就確定為七石五斗。”
聽到這話,馬鳴騄終於坐不住了。
馬鳴騄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聖上,能不能再加點?月俸七兩五錢屬實有些少,也就夠到六必居喝上幾頓酒,然後一家老小就得跟著喝西北風。”
崇禎問道:“馬卿,那依你的意思,增加多少為宜呀?”
馬鳴騄道:“要不,就湊個十兩整?月俸十兩應該差不多了。”
正說話間,高起潛忽然快步走進來稟報道:“萬歲爺,解府剛剛派人前來報喪,說解閣老昨天晚上在府中賞月時不慎跌落井中,因當時院中正好無人,一時竟然無人發現,等解家人發現之時已然晚了,解閣老已是歿了。”
“啊?失足落井?”鄭森、方以智等年輕計程車子瞠目結舌。
馬鳴騄、阮大鋮等年紀稍長的則是心下凜然,賞月?昨天可是朔日,何來月亮?還有落井什麼的也太假了吧?
太子朱慈烺的心下則又是一等感悟。
別人不清楚內情,朱慈烺是知道的。
父皇的一次召見,居然就能夠逼得內閣次輔落井死?
朱慈烺腦海裡便不由得泛起《韓非子》裡的一句話:夫龍之為蟲也,可擾押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攖之,則必殺人。
父皇的確仁慈,等閒不願意多造殺孽。
但如果有人觸犯他的逆鱗,父皇也會降下雷霆震怒。
解閣老啊解閣老,你屬實不該再次挑起黨爭,觸犯父皇的逆鱗。
崇禎的目光也轉向朱慈烺:“太子,你代朕去解府弔唁,對了,別忘了從內務府支十兩銀子,解家不缺銀子,所以咱們的意思到了就行。”
方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