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5章 一口價,如何炸掉月球,駕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一方面,ada的專利也在談判中。
電池裝置的熱管理系統,對於注重電池安全的電動車領域,更像是量身訂造的,吸引力很強。美國的電動車新秀——特斯拉看好這項技術,連掌門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上面,分歧的就是價格問題。
另一項技術涉及到衛星領域,雖沒有那麼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但在維蘭德工業眼裡,也像是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甜點。就連熱管理技術都是關係密切,參與交易談判的科爾對細節瞭解很深。
科爾知道ada公司的規模,當初是幾名年輕人合夥搞起來的,尤其楊永誠。他們有過合作的前例,正確的決策讓他在公司的地位愈加牢固,作為非技術人員,科爾也是渴望升值加薪,更進一步的。
上筆生意讓他獲得上司的讚賞,這次呢?
看起來也是機會,自從工業部門改組,轉向高新技術並收購x公司,公司就有向太空發展,彌補nasa退役太空梭後,航空業務缺口的野心。而在衛星方面的關鍵技術,也是重要的。
唯一就是價格太高,對方開價2300萬美元。
如果是和年輕的楊談判,科爾有把握再降下來10%,但這次和他們接洽的都是一群專業團隊,對方事前進行過價值評估,瞭解他們的需求,甚至還放出風聲,表明nasa同樣是潛在買家。
就在雙方僵持談判時,上頭介入。
來者是公司內部盛傳的接班人——約翰尼·維蘭德。傳言年紀不大,但能力和眼光都特別卓越,他擔任公司董事,也參與管理。高管們都忙著與他打好關係,如今親自找上門,科爾受寵若驚。
約翰尼·維蘭德跟科爾一番交談後,略顯驚訝:“你是說,這次仍是那位西班牙裔年輕人的創意?”
科爾點頭:“沒錯,就是他,他彷彿抓住了我們的喜好。”
“我認識他。”約翰尼回憶起來了,“聖誕節前我還和他見過一面,挺不錯的,他確實很有才華。”
科爾提醒:“好像他並不在美國,據對方公司的人說,是去國外度假了。”
約翰尼說:“再聯絡,不行就預約時間。我對衛星和電池技術都感興趣,需要親自了解他的想法。”
科爾很認真:“我馬上去做!”
……
楊永誠接到維蘭德的電話時,正在參觀mit的生物實驗室。
勞倫斯的確夠意思,在他提出要求後,立馬聯絡他的朋友,也就是那些掛著博士頭銜,甚至有教授身份的傢伙。這些連本校學生都不一定能見到的牛人,如今正在和他暢談著技術和未來。
也多虧楊永誠這陣子的惡補,他足夠專業。
談話中途,楊永誠拿出手機,歉意道:“抱歉各位,我有個私人電話。”
電話是約翰尼打來的。有些意外他的來電,但在對方談及有關衛星技術的問題後,楊永誠明白了,他想要和自己談談這兩項技術。除了衛星方面的,還有當初被拆分出來的熱管理系統。
所以他答應下來:“兩天後在波士頓,恭候到來!”
他回去繼續和尼爾森博士探討學術。從名字就能推測幾分,尼爾森是瑞典移民,有著北歐人種的淺淡膚色,高挺鼻樑,看起來像個嚴肅的莊園主,但聊起天來倒是風趣,是個很好相處的老頭。
隨著交流的深入,楊永誠表示他需要助手。
mit是個精英聚集地,這裡有眾多聰明的腦袋,但小公司對高材生的吸引力不夠。如果能有權威人士的推薦,會更容易些。再有攤上這層關係,專業裝置和資源的使用也是可以商量的。
尼爾森倒也痛快,他樂意幫忙。
等到他離開,尼爾森詢問勞倫斯這名年輕人的來歷時,勞倫斯笑著:“你絕對猜不到!他就是那參與工學院三維印表機專案的專家——現在專心於與機械技術完全不想幹的領域。夠意外吧?”
“什麼?就是那位新授予的年輕博士?”
“名譽博士。”勞倫斯笑著,“但我想以他影響世界的能力和天賦,就是獲得正宗的ph.d也是沒問題的。”
尼爾森驚訝:“我還以為他是你準備推薦給我的呢。”
“怎麼可能!”勞倫斯很高興不是他一個人感到現實的荒謬。他坐下來翹著二郎腿,侃侃而談:“這傢伙是個怪才,也是我目前的合作伙伴。如果不是學歷問題,特聘為專業教授都是順利成章的。”
“真少見!”對這種跨領域而且涉獵極深的傢伙,尼爾森很好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