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2章 揚名,如何炸掉月球,駕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恩節平平淡淡的過去,除了電視上看看黑星期五的搶購熱潮直播,就是和弗洛拉什麼都不做,依偎在一起取暖,不過沒事幹的男女摟在一起往往會變成少兒不宜……假期結束後,工作繼續。
ada公司的工作暫停,因為大家都忙著準備聖誕假。但mit和維蘭德工業合作的專案必須要抓緊,楊永誠也推薦李晨和沃夫維茨參與,他們都能在專案裡發揮力量,其他專家不會拒絕他的小要求。
數天後,開始進行正式測試。眾人目不轉睛,面前一臺外表粗糙的印表機嗡嗡嗡的努力工作著,它以十二組噴頭,三聯動的方式執行,旁邊是幾塊插滿擴充套件件的主機板,計算機螢幕顯示進度。
透過聯動快速加工和等離子電弧的熱處理,物體逐一成型,它是大球裡面套小球的結構,考驗空間思維,對機器要求也高,傳統的減材製造費時費材料,但現在僅花一個小時便大功告成。
當勞倫斯博士將成品取出來展示時,人群沸騰了。
“這是完美的!”勞倫斯目光灼熱,“無論是硬度還是精密度,它都達到了工業使用的標準,更驕傲的是,它的效率非常高,機器邏輯足夠複雜,我可以把它當做增材製造的里程碑!”
惠勒笑容滿面的鼓掌:“祝賀各位!”
勞倫斯把這神聖的物件交給楊永誠,鄭重道:“我想最先感謝的就是楊!他在這裡面舉足輕重,如果沒有他,我們恐怕得花費多數倍的時間,甚至也不可能做到這麼完美!為他驕傲!”
再一陣掌聲響起,楊永誠微笑接受。
他望著手中精巧的金屬玩意兒,心中是難以言表的激動。他想到了幾年前,自己剛走進帝國理工的時候,就想過要做與眾不同的事情。因為他很聰明,他有天賦,而如今這一幕不正是嗎?
“恭喜!”李晨和他擁抱。
“你真厲害,boss。”沃夫維茨也祝賀道。
“好樣的!”惠勒對他豎起大拇指。
……
這天楊永誠都在驚喜和興奮中度過。
從心底來說,他更渴望自我實現,金錢倒還在其次。
他打電話跟親人分享,告訴母親這件喜訊,並迫不及待的吹噓一番,在得到楊媽媽的讚美後,才心滿意足的結束通話電話。拿著手機坐在床邊想來想去,如果不是晚上,他還真的想大吼一聲。
一具柔軟嬌軀貼到他後背,脖子被親吻著:“你還睡不著?”
“有點。”他點頭,“我做到了,對吧?”
“是的,科學家。”弗洛拉笑著,“那接下來呢,你想要我給你點特殊的獎勵嗎?”
“yes。”他轉過身去,將她撲倒。
……
對於取得的成就,自然要上報,發表學術論文告知天下。
這也是在與維蘭德工業的合作中明確表示的,對方提供研究基金,支付相應的技術轉讓費用,而參與的專家們可以獲得這筆資金,還有往後的銷售的比例分成。最重要的是學術上的名譽。
維蘭德工業也有意去渲染自己的強大,公關手段做得非常突出,報紙和網路報道鋪天蓋地,幾乎一夜之間就讓想讓世界知道,立體成型和增材製造已經迎來曙光,傳統減材製造即將被淘汰……
楊永誠對此不可置否,傳統制造領域的存在將是長久和難以替代的,因為快速成型技術成本高,一般只適用結構複雜的零部件、整體或者試驗品,涉及到商業化量產時,傳統技術仍舊強大。
這裡面沒有誰替代誰的說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相輔相成,但這並不妨礙收了好處的報紙和水軍們的激動,“3d印表機”這個新鮮、通俗的名詞由美國開始,席捲世界各地,以各種語言呈現。
陪伴它出現的就是這批專家,主要的三位自然不缺“戲份”。為配合宣傳,惠勒還有場技術採訪……楊永誠也進入了業界視線,ada公司開始被媒體將它們和3d印表機的尖端水準聯絡起來。
但報紙媒體只面向普通讀者,真正站穩腳跟的,還得看專業期刊的論文。
隨著論文在期刊上的發表,正式給專業讀者從理論和實驗的角度展示其構思和實驗過程。楊永誠也參與論文的撰寫,因為他個人的貢獻十分龐大……經過資訊社會的傳播,學術界記住了他。
諸多院校的相關係部都在閱讀這篇論文,對阿方索·德阿維萊斯這名年輕人才也很關注,報紙裡形容的“年輕天才”、“極具天賦”云云,都在不吝嗇詞彙的讚美,其曾就讀的大學也沒能忽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