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二章 震驚世界,好萊塢製作,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月中旬,總部位於比弗利山莊威希爾大街的藝術家經紀管理公司正式對外宣佈破產,並且將於南希?約瑟夫森的icm合併,老邁的邁克爾?奧維茨和馬丁?鮑勃也全面退休。
只是這則訊息根本沒有引起好萊塢的關注,就連杜克也只是看了一眼就仍在了腦後。
在icm、caa和威廉莫里斯達成協議,共同挖藝術家經紀管理公司牆角那天起,已經註定了這樣的結局,從三年前開始,邁克爾?奧維茨和馬丁?鮑勃實際上就退出了好萊塢的舞臺,曾經的所謂“好萊塢帝王”早就落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藝術家經紀管理公司旗下的主要客戶和潛力客戶,基本都被其他三家公司挖空,很早之前就剩下了一個空殼。
這樣的對手也無法讓杜克重視,邁克爾?奧維茨和馬丁?鮑勃以落魄的姿態離開好萊塢,也是這個圈子新老交替的必然。
對方雖然與他競爭多年,但以杜克的性格,也不會有跑到兩個老頭子面前嘲弄的興趣,這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決鬥,多年之前他就是勝利者了,自然不會再去關心他們。
神話終有破滅的一天,被媒體宣揚出來的虛假光環,也有褪去的時刻。
不止是這一世,哪怕是杜克曾經的令一世,無數真實發生的事件也充分證明,說邁克爾?奧維茨能掌控好萊塢的人腦袋肯定都有問題。
相比於悄無聲息落幕的邁克爾?奧維茨和藝術家經紀管理公司,另一則訊息被媒體炒得火熱,甚至好萊塢明星人人自危。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之後,英國政府宣佈正式對新聞集團展開調查和聽證,“竊聽門”再也無法遮掩,新聞集團和魯伯特?默多克成為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媒體披露。好萊塢多位明星的住宅和電話都遭到竊聽,其中不乏湯姆?克魯斯這樣的超級巨星,不過杜克早就清楚所謂提倡公平正義的新聞媒體的無下限的真實面目。從很早之前就有針對性的措施。
只是事件還是牽扯到了杜克的劇組,出演米蘭達?塔特的西耶娜?米勒是“竊聽門”的重點受災物件。為了不影響拍攝,杜克乾脆對拍攝做出調整,將米蘭達?塔特的相關戲份押後,等西耶娜?米勒解決完這些煩心事之後,再行拍攝。
雖然遠不至於就此倒下,但魯伯特?默多克的的王國在風雨中顫抖、百年小報《世界新聞週刊》死於非命、唐寧街的前任新聞主管被警察帶走、首相的眼睛裡透露出不安……套用一句流行小報的口頭禪:《世界新聞報》之死震驚世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但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尾,而只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
而這一切。都始於王子的膝蓋。
五年前,劍橋公爵威廉膝蓋受傷的故事被《世界新聞報》曝光,這件事只有內部少數幾個親信知道,小報從哪兒來的訊息?
於是,竊聽門牽扯上了王室。
英國王室確實沒落了,但誰也無法小視溫莎家族的實力,那些小視的人,都像戴安娜或者默多克一樣付出了代價。
從英國到北美,不隸屬於新聞集團的媒體,幾乎都在痛打落水狗。這種踩下競爭對手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
時代華納也不例外,與北美其他傳媒集團沒有做任何溝通,就默契的聯合在一起。不斷在輿論與實際行動上向新聞集團施壓,哪怕兩家傳媒公司之前更多的是合作,但當這種機會到來的時候,資本卻會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
此前,魯伯特?默多克和新聞集團一直想併購時代華納,卻始終沒有實現,聯邦司法部反壟斷局是跨不過去的一道門檻。
竊聽門的爆發,也讓魯伯特?默多克的併購想法,只能停留在計劃階段。
而且其他的傳媒集團都在向聯邦政府施壓。力爭將新聞集團拆分為媒體集團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兩部分,即便拆分後的兩家公司依然會被默多克家族掌控。卻再也無法像現在這般讓魯伯特?默多克如臂使指。
資本間的競爭從來沒有立場,只有利益。
就像內部關係一直無法理順的華特迪士尼一樣。無論從哪方面看,一個過於強大的新聞集團,實質上也不符合杜克的利益需求,他當然想看到新聞集團被拆分,在時代華納董事會內部,也是主張打壓新聞集團的眾多董事之一。
魯伯特?默多克起家於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大本營橫跨英美兩地,北美的幾大傳媒集團絲毫沒有幫自己同行一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