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一章 兒童基金會,好萊塢製作,白色十三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剛從一個慈善晚宴上回來——參加這樣的晚宴是好萊塢明星生活的一部分,我作為其中的一員,當然也不能例外。”
這是湯姆?克魯斯去年上市的個人傳記的中的一段話,它展示了好萊塢乃至美國上流社會的一個側面——參加大大小小的“慈善晚宴”,是上流社會的主流話語和生活姿態。
換句話來說,慈善才是‘上流美’。
不過,這種‘上流美’就跟上流社會一樣,也是分等級的。
2002年,哈利?貝瑞才第一次拿到了《名利場》雜誌舉辦的“奧斯卡之夜”入場券,她興奮地帶著隨從們前往,隨從們卻被尷尬地擋在了門外。
‘奧斯卡之夜’是天使之城最炙手可熱的盛事,是每個好萊塢明星擠破頭都想躋身其中的上流社會交際圈中的重要一環,但‘1+n’的邀請通常是不被允許的,即使哈利?貝瑞是當屆的奧斯卡影后。
然而,換成杜克的話,別說‘1+n’,哪怕他想帶數十名隨從進入,《名利場》的人也不會阻攔,還會舉雙手歡迎。
每年的“奧斯卡之夜”都會有慈善主題。
《名利場》總編蒂娜?布朗把“慈善”作為“裝飾”,她每一屆都會額外提供幾個名額——誰能在支援慈善的拍賣中獲勝,就有機會和新科奧斯卡影后、影帝們一起參加這個派對,還能邂逅“鋼鐵俠”羅伯特?唐尼,還能同導演昆汀?塔斯蒂諾共進晚餐……
同“奧斯卡之夜”一樣,杜克在莊園中舉辦的慈善晚宴也有著准入門檻。能進入者無不是這個圈子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如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四大導演全部到齊。
到場的很多人與杜克交情其實很一般,但他們都樂於參與這樣的宴會,一來名人匯聚的場所天然就能吸引媒體的關注,二來誰也不會忽視杜克在這個圈子裡的份量。
“最重要的一點,以杜克的身份和地位。召集的慈善派對必然是好萊塢最為頂尖的存在。”
剛剛從約翰內斯堡趕回來,索菲亞?科波拉就趕來了這邊,她對盛裝出席的查理茲?塞隆說道,“能出現在這裡,不僅僅會吸引門外上百家媒體的關注,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如果是在出演《駭客帝國》之前。”
查理茲?塞隆的眼睛轉向了宴會廳門口。看著站在那裡迎接來賓的杜克和斯嘉麗,說道,“我擠破頭都要參與到這個派對中來。”
如此多的名人、名流以及好萊塢大公司的高管出現,使得宴會廳更像是個交際場,數以百計的人在裡面走動。與人寒暄打招呼的同時,還不停的交換名片。
不止是好萊塢的上層人物,宴會廳中還陸陸續續走進來很多媒體的高管乃至幕後的老闆,交好媒體對於演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即便以查理茲?塞隆在好萊塢頂級女星的地位,也走到不少人面前打招呼。
從斯嘉麗?約翰遜去非洲開始,杜克就讓管家艾瑪聯絡了相關的公司在策劃這場派對,單從來賓的層級和數量來說,這場派對無疑是成功的。
當時間接近晚上七點的時候。宴會廳裡已經匯聚到了近300名來賓。
慈善派對以正式晚宴的形式舉行,超過五十張橡木圓桌錯落有致的分散在足夠寬敞的宴會廳裡,儘管沒有人會在這種場合大吃大喝。但各種精緻的美食和名酒,還是流水般送到了每一張桌子上。
“教母……”
斯嘉麗坐在莉亞夫人身邊,就像是沒長大的小女孩般說道,“你一定要支援我和杜克的這個基金會啊。”
“你們做的很好。”莉亞夫人對她和杜克點了點頭,“有些事,走到了一定的高度。是必須要去做的。”
世界上的每一個頂級富豪,不管真心也罷。還是走形勢也好,都或多或少的在從事慈善。
杜克當然清楚這一點。建立專門的慈善基金會,對他和斯嘉麗只有好處。
他從來都很清楚,自己不是一個高尚的人,每走一步總是別有目的,但在這個世界上,其他富豪們做慈善,又有幾個不是別有目的呢?
“媽媽,今年留在洛杉磯過聖誕節吧?”杜克建議道。
斯嘉麗也有些期待的看著自己的教母。
莉亞夫人稍稍思考了一下,說道,“那就在洛杉磯好了,這幾年紐約總是下大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