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子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忠於現實的理想主義者,造物紀實,放歌中子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爾託莉雅的理想,是一個人人各司其職、沒有壓迫也沒有剝削的世界。
羅桓簡稱其為烏托邦。
這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而烏托邦本身的原意就是‘不存在的地方’。
面對羅桓的問題,她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否定,
“我會朝著成為合格王者的方向努力。”
成為人族的君王,履行君主的職責,將自己的國度打理好,使得人人富足。
王冠對她來說並不一種榮耀,而是通往理想的途徑,是讓這個世界變好的捷徑。
對她來說,這更多的意味著義務,而非權力。
阿爾託莉雅是這樣想的。
“在完成理想的路途上,有的時候不得不做一些並不符合高尚品質的事情,如果碰上這種情況,你會繼續嗎?”
羅桓繼續問道。
“我願意為之付出一切,包括聲名,假如有不合我觀念卻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會做下去,並揹負所有隨之而來的惡名和負罪感。”
對於本身品德沒有瑕疵的人來說,負罪感尤為強烈,它會終日縈繞在人的耳朵邊,像不散的陰影,每時每刻都在告訴你曾經做過什麼。
它對於天生的惡徒來說,什麼都不是,但對道德高尚者來說,卻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煎熬。
與此相似的職業有間諜或者臥底。
哪怕是為了正確的結果,在此過程中所用的不當手段,也會如附骨之疽,纏上實施者的後半生。
緊接著,羅桓又問了些治理政務方面的問題,一一得到解答。
可能不是最優解,卻都建立在實際情況之上。
在羅桓看來,她毫無疑問是個理想主義者,因為追尋的夢想決不會實現。
但她又是個堅韌而理智的人,每一條措施、每一道政令,都與實際相關,緩慢而堅定地推動著國度朝著烏托邦前進。
阿爾託莉雅不會僅僅高喊空洞的口號,而是真正地朝著目標前進,一步又一步地踏實前行。
“最後,我也想問您一個問題。”
在羅桓不再提問之後,她提出了最後的請求。
“問吧。”
“如果您對人族抱有期待,為什麼不親自動手,而是要選擇我呢?”
顯然,梅林已經將部分資訊告知於她,而聰慧的她結合資訊,對面前男人的身份有所猜測。
羅桓想了一下:“如果一直處於襁褓之中,那麼文明將如何進步呢?”
他揮了揮手,阿爾託莉雅的意識便回到了外界的軀殼內。
之前,進行試煉的方法是空間遷移,在能夠窺探靈魂層面之後,試煉方式就改成了在魂土之中進行。
石中劍的聲名已經傳出很遠,相信它存在的人數以百萬計,在羅桓的操作下,它有能力撐起一個單獨的、並不穩固的魂土。
小板磚從剛才起就一直當背景,現在終於跳了出來:“你為啥突然跳出來,問些有的沒的問題,劇本里可沒有這一段兒。”
在原本設計的橋段裡,透過十二試煉以後,就會拔起石中劍,期間羅桓並不會出現。
現在,他卻臨時改了劇本,跳了出來,還問了很多不知所謂的問題。
羅桓想了想:“我一次見到能為了理想鄉如此努力的人,所以想來了解一下她。”
“那結果呢?”
“結果,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她是一個忠於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眾人的喧譁止住了。
因為阿爾託莉雅睜開了雙眼。
緊接著,她雙手提握,將這柄創世者親自鍛造、又曾經天而過的石中劍,輕輕鬆鬆拔起。
數萬人曾用盡力氣都沒能挪動半點的長劍,於她手中解放。
眾目睽睽之下,化名亞瑟的她,拔出了這柄久負盛名而意義非常的寶劍。
它不僅僅是一把利器,還代表羅桓的加護和承認。
拔劍者,即為人族君王的不二選擇。
綿延數里的紅巖開始躁動,地表的金紅色越發熾盛。
茫茫然不知邊際的以太之淵,在肉眼不可見的視野之中,從地下升騰而起。
如傾天之河,倒掛逆流;似蒸騰之海,嘯聚沖天。
熾烈而盛的金紅色,攜帶著無盡的光和熱,與以太一同沖天而起,掀起怒嘯的大風,又捲成疾烈的龍捲,將四面八方的以太籠住聚集。
而後盡數灌注於持劍的阿爾託莉雅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