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並蒂痕(五),思南的遺願博物館,糖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釋青深感無趣的同時,卻不甘就這麼放過了她。
“我恭王世子進王府偏院,是‘訪’?來見賜婚之妻,還需‘要事’?”
他向著布篷下的兩人走近幾步,
“本世子三年未歸,這府內下人——倒是連著‘規矩’二字,都識不得了。”
只聽曾釋青一聲招呼,門外瞬間湧現待命護衛,
“來,把鞠衣給我綁去前院,好好教她認認,什麼叫‘規矩’。”
* * *
按照大京習俗,新郎官成親當日不光需親自帶著聘禮,前去接親;
在新娘子下轎入門拜堂前,也是有諸多的“彩”,是需要一步步去“討”的。
但三年前,恭王府卻以世子身體抱恙為由,只派出了王府管家前去接親。
這一舉動,引得圍觀百姓們一片譁然。
那些迎親的流程,從頭至尾,就不曾出現一個正經主子;
這恭王府的態度,顯而易見。
那一日,原先那些準備沾沾喜氣的圍觀群眾們,也都轉為看起了鬧劇。
虞懿行就這麼不管不顧,自己掀開了轎簾,扯下了火紅的蓋頭,踏進了恭王府。
不過,這張半夜三更就被按在椅子上,由皇家御用的喜娘塗塗抹抹的臉,現下卻是被淚水沖刷得——
慘不忍睹。
只聽虞懿行哽咽著話音,向一旁目瞪口呆的王府管家問道:
“何處拜堂?”
就這樣,在拜堂處耗費了約莫兩炷香的功夫,仍不見那新郎官;
連著恭王與恭王妃,那都是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才出現的。
事已至此,恭王夫妻二人,仍堅持將場面給圓得滴水不漏。
“當年塞北一別,遲遲竟都長得這般大了。”
恭王妃走上前,對於今日的情況,沒有一句解釋,只一副垂淚卻無淚的表情,親暱地牽起虞懿行的手,感嘆道:
“好孩子——”
那日的洞房花燭夜,也是虞懿行與鞠衣一同度過。
主僕二人飽餐了一頓,又睡了個踏實的覺,第二日,才被王府婢女喚醒。
不知為何,那原先說會出席婚宴的皇帝,也沒出現;
不過作為被賜婚的世子妃,第二日需得進宮謝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