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流放,大唐初見,半生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頓時心安了下來。不論怎樣,一家人都在就好。
獄卒鎖了門後就都走了。杜母見到杜構,淚眼相望,頓時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我見狀,喊了淑文坐到一邊,給二人空了空間。
“夫君……”才坐下,淑文忽就撲到了我懷裡,緊箍著不放,即便隔著厚衣,也能感到她身子抽噎難止。見面就見她嘴角囁嚅,此刻終是忍不住了。
“放心,我怎麼捨得放下你們兩先走了”我撫著她的背給她緩壓,臉頰磨蹭著她額上秀髮。
語方畢,忽聽到杜母那邊沒了話聲,抬頭一看,見杜構、杜母二人皆往這邊瞧著。淑文也發現了,登時鵝臉一紅,羞地鬆了手,緊著手背拭去臉上清淚。
“老爺,妾身還未同您講,兒媳懷了身孕”杜母臉上已揚了喜意,見到杜構無事之後,一臉愁容全已消散了。
“恩”杜構看著這邊點了點頭,嗯了聲後再無別話,只從眼神裡能瞧出他這會心情不錯。
一家五口人相聚甚歡,高興地坐到三四更,想著等天明瞭還要趕路,便先睡下眯了會。
三日後,長安出發,我們一行方到山南道地界。出發那日,我方才發現,杜構跛腳的原因是舊疾發作,一夜受寒,使得他左腳復又疼了。
流放之刑,最難受的是路上折磨,判刑之人只能一路走著去流放之地。杜構腳疾,淑文有孕,出發時行刑官不肯給置辦輛馬車,無論我如何請求都無用,想到嶺南是高山煙瘴之地,我不禁皺緊了眉頭……好在送刑的六個衙役為人還算不錯,入了山南道地界後,幫著弄了輛牛車過來。
昨日夜裡,我得了杜路的訊息,因為衙役人多,不好出面相見,他只給我留了信。信上講,自府裡被抄家的第二日,他便去找了杜安,託付他給府里人找好去處,這會皆已安排妥當。我看完鬆了一大口氣,記掛多日的事情,總算是有著落了。
有了牛車,一行趕路速度提高不少,翻山越嶺,一路似由冬入夏,一月有餘,終於抵達目的地。跟著衙役在當地府衙做了登記,入了本地庶民冊子,出府衙便同六人告辭,一一贈了他們點銀子—這是前些日子暗地與杜路見面他給了的—六人一路對我們甚是好,當做是謝禮。
衙役見了尷尬推辭,我意堅決,行了一番太極拳後,衙役方才謝著接了。
送走了衙役,見了杜路,杜路領著我們回了住處。那是一處極簡陋的木屋,早已朽爛,似乎隨時要塌。
“阿郎、郎君,時間倉促,我找不到別的住處”杜路抱歉道
“無妨”杜構擺手,“今兒先就住著,明兒開工修建”杜構率先進了那危屋。小地方修房屋,多是找些親朋好友,幫著搭建,過的是自給自足的日子,這會還是唐朝,更找不到建築隊。在場杜構地位最高,既一發話,眾人都聽了。
危屋住了一夜,翌日趕早,聽杜構吩咐與杜路出外找了村民幫忙。當地居民似乎排外,見我們穿著不一樣,遠遠躲了,我們過去,一個人也找不到,但從屋子縫隙裡看見他們躲在裡面看我們。跟杜路繞著村子走了一遭,一個人都沒抓住,不禁有些氣餒,皺眉想了下,正要回去跟杜構報告,忽聽到身後有人喊了句:“兩位可是從北邊來的?”說的是中原話,只是有些拗口,但還是聽懂了。轉身一看,見是個四十左右女子,身著紫色上衣,彩條鑲邊,下身黑色百褶裙。
“是了”我與杜路對視一眼,忙迎了上去,作揖行禮,“敢問您是?”
那女人看了我二人一眼,問道:“說近日有從長安來的人,是你們?”
我點頭。
“站外邊冷,有事進來說吧”女人轉身進院。
我與杜路一對視,看了看身後無人的街道,轉身隨那女人進去。
進了院裡,發現女人家修地滿大,正面二層木搭精緻樓屋,左右各修建了兩道長房,院裡正有個家人忙著劈材。女人喊了那人過來,說了一串我們聽不懂的話,那人便跑了走,女人徑直領我們去了主樓一層的會客屋。
“你們在街上,是要找什麼?”落座之後女人問道
我正要開口,忽聽到門外一陣小跑,那個家人給燒了水進來,恭謹地給倒好了水。這會我瞧明白了,這是那女人家裡的家僕。
等著那人忙完,我開口道:“實不相瞞,我家人初到貴地,一時無住處,想請鄉親幫忙,修建一下房屋”
女人聽了,盯我看了會,眼睛轉了轉,說道:“那你可知道,不會有人白幫忙”
我聽完愣了一下,過了會才在腦袋裡翻譯過來,忙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