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鐵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再見偷雞狗,霸業從豬開始,大鐵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麼是在思考!?你剛特麼還真想吃我!?

粗大的蟒屍在偷雞狗身後的雪地裡拖出鮮明的痕跡,發出沙沙的聲響……

……

回想起偷雞狗一雙綠油油的眼睛,莊軼覺得一身豬皮起滿了雞皮疙瘩,陽光下脊背也一陣陰冷。

那偷雞狗到底什麼來頭?拖著一千來斤的大蟒像拖根燻臘腸,力道和體積完全不成正比啊!要死,這寨裡除了賀老道,又多了一個不得不防的傢伙!魂核!得趕緊找到第二枚魂核!

這次魂穿後,莊軼第一次有了如此強烈的急迫感。

之後的幾天,他還是每晚熱得受不住就跑去門外化雪,聚炁於眼耳,提起十二分的戒心,打定注意只要偷雞狗一出現,他立馬竄回家。好漢不吃眼前虧,好豬不同蠢狗鬥,他一傷病員,犯不著冒險。

不過似乎大蟒屍也抵了偷雞狗一段時間的口糧,莊軼沒再看到它,連寨裡也沒再發生少雞少鴨少羊少魚事件。於是戚家寨人們恍然大悟,將雞鴨被偷一事一併算到了偷蛇怪的頭上去。

莊軼點點頭:冤有頭債有主,你們還真找對了。

可是莊軼知道,戚家寨人即使找對了也無濟於事。自他魂穿過來後,戚家寨人也伏擊了十多回,但那偷雞狗神出鬼沒,人們在寨東養雞場伏擊,偷雞狗就跑去寨西偷羊,人們兵分幾路,在寨中各處蹲點,偷雞狗就舍了寨子,跑到遠山湖漁場洗劫了百來斤魚。戚大山提供線索後,人們在偷雞狗必經之路的養豬場大門前據守,沒抓到一根狗毛,養豬場反倒沒了兩頭大肥豬!

這丫的就是一打游擊高手,深得我軍真傳,完全防不勝防!

賊精的偷雞狗留下的線索寥寥無幾,葉向兩位生物專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破案不知從何入手。蟒屍不見了,唯一可看的是戚家寨人們拍下的蟒屍照片和影片,看到白蟒頭頂兩側的圓形突起特寫照時兩位專家也犯起了嘀咕,但沒見到實物,不敢亂下結論。畢竟現在的後期處理技術太強大,大餅臉可以p成蛇精,人可以p得同凱旋門一樣高,在蛇頭上p出兩個突起又算得了什麼?

兩位專家一趟戚家寨之行無甚所獲,省電視臺記者卻收穫頗豐,離奇白蟒,深山怪獸,還有個肥豬救孩子的噱頭,多加點“神秘”“恐怖”“詭異”“但是”“然而”“不過”,節目做出來可以播上半個月。沒有現場拍到蟒屍雖然有點遺憾,不過人們手上白蟒的照片影片已經足夠他發揮了,採訪物件也非常給力,尤其是那幾個蛇口脫險的孩子,講起當時的情景來繪聲繪色,氣氛十足。他本來還擔心小孩子們不配合,沒想到如此踴躍,不給採訪還要過來搶鏡頭,是誰說山裡娃害羞靦腆的,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相較之下那頭大肥豬就太不配合了一點,鏡頭一來它直接撇過頭去,要拍頭它給甩個屁股,要它去遠山湖來個現場還原,撒了整包豬飼料下去也不見它挪身。什麼?不吃豬飼料要吃肉?啥豬呀這是!

同行的攝影師表示沒必要強迫一頭豬,一頭蠢豬你能要求它做些啥。可記者倒覺得這豬真不蠢,比如他剛剛居然無意中看見這豬斜眼瞅著攝影師哼了一聲。

不得已記者只好去養豬場挑來一頭身形差不多的老母豬當替身,可是孩子們表示沒有三胖出場的現場還原他們不拍,最終記者只能讓攝影師草草拍了幾個肥豬在冰面上奔跑嘶吼的鏡頭了事。

旁觀的莊軼很是蛋疼:我是哪點像老母豬?

在戚家寨待了一個星期,記者和專家們準備返回了,臨走時還不死心,問解毒聖手賀道長是否回來了,老族長抽著今早才從賀老道手裡贏來的旱菸,一臉遺憾地搖頭。

“唉,就算是有一張賀道長的照片也好啊。”記者嘆氣道,他對戚家寨民們做了深度採訪,獲得了不少關於賀老道的口頭資料,就是沒影像。

莊軼腳傷好差不多了,被戚磊帶著過來湊熱鬧,聽聞心道:去網上找吧,一搜“賀衍珍”,到處都是。

葉誠、向建新二人也很惋惜,不過表示經過這幾天的考察,他們對戚嶽山的物種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那個偷走蟒屍的未知生物。他們回去就申請資金,只要資金到位,立馬再來戚家寨,到時候一定能見到這位賀道長。另外還請進山的寨里人多留意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白蟒殘存的蟒骨,如果影片和照片沒有做假,白蟒極有可能是非常珍稀少見的新物種,體型上比蛇更粗大,還有眼瞼和頭突,這些都是蛇不具備的,蟒屍沒了,有殘存蟒骨也好作下鑑定。

眾人浩浩蕩蕩送記者專家出了寨,又浩浩蕩蕩地回來。回程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