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關於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見,烏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任太尉長史的荀崎朝前一步,在皇帝示意准奏後才恭敬開口道:“孟蒼舒本是聖上中興後第一批太學生員,得沐皇恩,故有此德行。其雖出身寒微,但才志皆達,臣父賞識,故賢讓我家子弟之名錄,破格推舉其入太學享恩上之際遇,如今其已學成,德政以報朝廷,乃是聖上初惠之政普照而得,其之德政,亦為聖上德政。”
“太學乃是我朝仁良祖宗之法,朕不過是順應天時。”皇帝是以武功奪天下,最愛聽的便是自己順應天時萬眾歸心這樣的暗示,此刻亦是十分受用,“你父親能舉賢代親,果然是朕的股肱良臣啊……”
說罷也回憶起故去部將的裨益,思表之語不覺,更是連連稱讚荀崎有其父的風範。
荀崎聽著皇上的讚美,心中十分驕傲,卻仍以謙卑姿態應對。
作為武將之子,荀崎起初不習慣自父親手中繼承的官職,朝堂之上太過險厄,一句話都要過十遍腦子才說出來,不過這十年荀崎也算磨礪出來,父親去世後,自家的功勳已然不如昨日,要是不賣力替皇帝吆喝,怕是更無立足之地了。
孟蒼舒這名字荀崎聽自己爹說過,其實也記得不是那麼真切。只知道是父親的徒手之勞所遺贈之才。不過前幾個月良慈郡刺史一事懸而未決,孟蒼舒的名字被大司徒府報上去後他留了個心眼去檢視了此人官檔,才又想起這段機緣。
果然提前做好功課是有用的。
“臣有奏。”
“孟大人,請說。”
這次站出來的不是別人,是大鴻臚孟桓。
“孟蒼舒乃是臣孟氏旁支晚輩,幼年飽受離亂之苦,與臣本家音信全無,幸得天子照拂,臣家得以尋此滄海遺珠,孟氏子孫能為聖上建威樹德,乃是吾輩幸甚,謝聖上讚許,今後孟氏必然竭恭盡責,不廢此恩!”
“原來竟是孟氏子孫麼?”皇帝的笑容中滿是讚許之色道,“卿家累世傳春秋於世,家中子弟皆明德尚禮之輩,果真是未來的國之柱石,不過一旁支晚輩便有這般德行,當真是世家翹楚。”
荀崎很想擺出武將出身的橫勁兒,去好好羞辱謾罵孟桓一番,當初你家可不是這麼說的,要不是我爹發善心,這小子怕要被馬拖死在你家院裡,今天我家沾光,你孟氏搶摘桃子摘得倒是比誰都手快,當真無恥。
然而皇帝正在興頭上,他只能隱忍不發。
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蕭蔚的確十分舒暢,只見皇帝起身連道三個好字,又嘆氣道:“如今國庫空虛,百廢待興,朕的女兒在良慈郡也是捉襟見肘,可他們卻從不找朕哭窮,可見是竭盡全力在替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