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部分,夜明,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逢勤、李志安和元啟洲都是軍中宿將,觀禮後提出各種很切合實際的建議,讓幾位東家大開眼界。
兵器的優劣最終要由使用它們的人來評價,翟哲今日帶三十多位武將來兵器坊觀禮,也是想借此拋磚引玉,要三家兵器作坊常與軍中將士交流,製備出軍中需要的兵器。
晉王一行在富陽逗留了四天,一直都在山中火器試驗場。
浙江巡撫張煌言、杭州知府和富陽縣令分別求見,都未能見上一面。
五日後,眾人離開富陽,十幾艘大船沿來時的道路返回。
張煌言在杭州城設宴招待晉王一頓午飯,隨後十幾艘大船順運河北上。
逢勤等軍中將領前往蘇州。他一回到兵營立刻調配兵馬,做好迎接操練燧發槍的準備。還有那些固定在木板車上的鐵炮,野戰時威力巨大。
軍中改制是整個大明同步進行,軍中武器換裝從逢勤部開始。
翟哲在鎮江上岸,剛回到南京城,立刻有兩件事找上門來。
他在南京時沒那麼繁忙,才離開南京五日,使者接踵而至。
一位是吳三桂的堂弟吳三榮,另一位是左若軍中參將李虎。
翟哲知道吳三榮為何而來,他不著急見吳三榮,先召見李虎。湖廣今年發生了許多事,遠沒有江南穩定,他對那裡一直不那麼放心。左若又是個閒不住的人。
李虎第一次來南京,他到南京時晉王不在,他正好去見識了石頭城的巍峨和夫子廟的繁榮。
聽說晉王回南京後,他不敢再隨意外出,一直在客棧中候命。
果然不假,辰時過去沒多久,兩個身穿晉王府親兵衛號服的侍衛來客棧傳令。
李虎暗自慶幸,沒想到晉王這麼早就開始理事。
侍衛將他帶到晉王府內一座空曠的房子中各自離去,只留下他一人。快到巳時,又有一個侍衛前來傳令,李虎隨他往晉王府深處走去。
李虎在大門口識了晉王府的威嚴,但心裡卻不畏懼。左若麾下的勇將,不會那麼容易被嚇到。左若帳中也有能寫會說的幕僚,他不識字,卻被派來南京辦這件大事。
李虎七繞八轉,經過一個寬敞的校場,見到一排宮殿聳立在眼前。
侍衛領他繞過第三排宮殿,換了一個文士服的年輕人帶他往裡走。
兩人走入一件寬闊的殿堂,那文士彎腰到:“湖廣使者李虎帶到!”
這套禮儀是晉王府在推行軍中改制後發生的變化。
翟哲聽柳隨風的建議,不再隨意接待外使和下屬。禮為國之根本,他從前不那麼注重的禮節,一直在被人勸諫。在大明,君臣有別,上下有別,父子有別,所有的分別因禮而立。晉王對一個人和善不拘小節被看做禮賢下士,但他對所有人都這樣便被看做不分尊卑。
李虎跪地,道:“參見大將軍!”
翟哲的聲音很冷漠,問:“你追隨左若幾年了?”左若已經向大將軍府上書,仍嫌不夠,竟然派使者親自來南京!看來想法是相當強烈。
李虎道:“末將在山西被左將軍招為親兵!”
“左若命你來南京,所為何事?”
李虎書寫不行,口齒相當伶俐,道:“清虜大軍半個月前開始圍攻漢中,鎮西王派人來襄陽求援,左將軍已經探明南陽府守備空虛,特命我請命,願率襄陽軍挺進中原,牽制清兵!”他抬起頭,露出滄桑的面孔,接著說:“今年攻下襄陽整頓軍制後,軍中將士戰意高揚,只待大將軍號令!”
他是軍中參將,說出這番話不顯得突兀,可視作軍心可用。
這也許是左若派他來南京的原因吧!
左若真是迫不及待啊!
有這樣的下屬,就像一柄鞭子在翟哲身後追打,有時候會讓他奮進,有時候會使他有些心煩。
翟哲知道北伐一事牽動著軍中許多人的心。他對軍隊控制很嚴格,湖廣停戰後,左若只有堅守襄陽的權力,沒有隨意出擊的許可權。
“北上中原,能取下南陽嗎?”翟哲話中的明擺表達的意思是不信。
李虎慷慨陳詞,道:“大將軍有令,吾等萬死不辭!”
翟哲沉默許久,道:“好,我許左若出兵河南騷擾!但,若敗,軍法無情!”
第560章 冬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百度搜尋更新最快最穩定)
勳臣總想分個高下出來。
翟哲對左若沒有偏見;惦記他在草原練兵的功勞;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