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定角(求月票)
清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5、定角(求月票),全娛樂圈都以為我糊了,清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粗稿未改】
他作為主角到現在播出十四天了,靠著人設、演技、還有過硬的劇情,積攢下來的人氣,也就為他漲了百萬粉,別說跟夏鬱比了,甚至都沒有飾演玉簫書生的演員來的多。
夏鬱這還不能算洗白,只能說,大多數觀眾對她已經不那麼反感了。
雖然還無法完全接受她這個人,但是能夠接受她演的影視作品,角色。
就在昨天,盛唐影視那邊也是厚著臉皮給陶棠打了電話,郝銀打來的。
為啥打過來,能說啥事兒,不都明擺著嗎,直接被陶棠撅回去了。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棄車保帥,敢做,就要敢當。
什麼當初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才幫夏鬱復出,為夏鬱搭了多少錢。
這都是虛的,真假大家都心裡有數,各自安好就好了。
沒了成韞,盛唐影視大半江山都塌了,日薄西山不過如此。
老實說不管國內外,女演員想要走得長遠都很難,有太多的限制。
國外還好,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非常多出彩的大女主戲;
國內就差遠了,十個劇本,九個大男主戲,剩下一個幾乎是被哄搶。連最頂尖的那一批影后,都未必能夠接到心儀的劇本,更別說一般等級的影后視後。
也許不只是國內,就亞洲地區,對於女性的固化太嚴重了。
好像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女性就只有婆婆媽媽那一套。以至於影視這一塊,不是言情劇,就是宮鬥劇,再不就是婆媳倫理劇,永遠都都是以附庸的角度去剖析。
國內女演員到了一定年紀,要麼就已經認命,開始扮演母親的角色,要麼就還在啃老本扮嫩飾演少女。
盛唐影視那位大花演員這一年也被迫退出了大熒幕,迴歸小熒幕。不為什麼,實在是沒資源了。在大熒幕,別說一番,好一點的劇本她連女二女三的角色都難拿,只能去演年紀大的。
盛唐影視眼下挖不到一個能當臺柱子的男演員,就只能把目光放在年輕女演員身上了。
其實這些天送到陶棠這邊的劇本也不少,夏鬱這邊好歹算復出了。這麼大一塊流量在這裡擺著,哪怕捱罵,只要真金白銀到位了,挨幾句罵算個啥鳥事兒?
劇本清一色都是少女劇,還都是些無腦、要麼拉踩別人,要麼被別人拉踩的角色。
雖然片酬都給的挺高的。
最高的,已經超過《畫地為牢》能拿到的十倍,而且還有的商量。
陶棠一溜煙都推了,別說夏鬱現在還在等莊和的訊息,就算沒有,她也不贊同她演這些劇。
錢是一時的,作品口碑要是塌了,那就不知道要用多少好作品才能洗白了。
三月六號,《人均絕色》迎來了大結局,上星三大衛視收視率最終平穩破4,最低達到了401,最高達到了432,平均363。在電視熒幕的時代,這個收視率基本已經可以穩坐第一。
排在第二的是一部宮鬥劇,收視率平均313。
可以說,三年前,《民國煙雨》的701的收視率,已經是電視熒幕最後的輝煌了。
至於網路媒體平臺這邊,單集最高是夏鬱落幕那兩集,達到了一點五個億總播放量。平均單集播放量四千萬,總播放量,達到了十八億,這還只是首播平臺。
可以料想,現在其他的網路媒體播放平臺已經找衛靜城工作室談的差不多了,用不了幾天,全網都能看到。到時候,看的就不單純是播放量,而是會員轉化的問題了。
評分方面。
平臺這邊從一開始的三四分,到現在已經殺回了81評分。
某瓣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再上漲了一撥,達到了71評分。到這裡,評分上升趨勢就開始下降了,以衛靜城工作室那邊推算,就算再漲,有夏鬱這邊黑色流量在,最終也很難破8分。
《人均絕色》毫無疑問,成為衛靜城工作室評分最低的電視劇,但就這一部戲賺的錢,已經抵兩三部了。
遲衝,“痛並快樂著!”
華夏電視三大藝術節衛靜城工作室這邊也替《人均絕色》申請了。
《人均絕色》畢竟算不上正劇,遲衝這邊對於獲獎一事看得很開。這三個的其中兩個獎項,衛靜城工作室基本每一兩年的作品都能拿到,正劇向,拿的都手軟了。
他自己拿獎也不少。
但這對於基本都是新人演員的劇組來說,卻是不容忽視的榮譽。
畢竟獎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