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部分,穿越棄女生存錄,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諾一聽也不纏著明卓葳,衝著明康葳背後的劉福招手,“福管家,福管家,快這來!”

劉福聽到小主子的叫喚,笑眯眯地走過來,“四公子。”

“我們玩盪鞦韆,推高高的,推高高。”康諾伸手讓劉福抱,劉福與明卓葳行了個禮,接過康諾往鞦韆那走去,千惜道:“陛下如此厚此薄此,妾身都要以為阿弘是不是做了什麼讓你不喜的事兒。”

“他已是大人,如何能與阿諾相比。”明卓葳一板一眼地回答,千惜一笑,“連妾身都有這樣的想法,陛下在外人面前,且多念念阿弘是我們的長子,妾身並不希望陛下不喜阿弘。”

明卓葳喜的是千惜的直接,喜或不喜的,她並不會說一套做一套,因此他亦是安心。看了看康弘,“我並非不喜阿弘,但他是長子,往後要護著兄弟,承繼你我的家業,自該對他嚴厲些。”

千惜伸手想要捉住明卓葳的手,明卓葳已快步地上前,扶住她,千惜道:“妾身知曉陛下對阿弘寄以厚望,只是陛下身居高位,陛下但有一絲不喜,在底下的人看來卻是天大的不悅,妾身憂心之事,陛下當知。”

明卓葳蹙著眉頭,千惜所言並不錯,他亦曾為臣,當初德帝但有一絲透露出來的不喜,他所承受的將是百倍的針對。他想要廢了康弘嗎?

不,不管是與康弘一胎所生的康澤,還是尚未長成的康回康諾,都不及康弘,明卓葳心中的繼承人,唯康弘而言,登基之後,他亦明立康弘為太子,只是此事他亦未曾與千惜說道,亦不過是時候未到,如今最緊要的是登基事宜,還有千惜的封后大典。

明卓葳心中之思量,又想到千惜對康弘幾個的關注,轉對康弘道:“你已不是孩童,外頭的事兒你自己想法子解決,切不與打擾你娘。還有,離易正陽遠些。”

這隱含著警告意味的話,是康弘與千惜無法不注意的,千惜皺著眉頭道:“是易大哥與陛下為難了嗎?”

明卓葳本因易正陽為千惜正言而鬱悶的心情瞬間變得一片晴天,明卓葳自信而冷漠地道:“就憑他還沒那樣的本事,不過是不自量力地想救那些人,卻不知到最後他能不能保住自己。”(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五章馴鷹

只憑明卓葳此言可見千惜的猜測是正確的,明卓葳確是在佈局,而易正陽那為千惜的仗義所言,卻是亂了明卓葳的一番計劃。

“陛下胸中有丘壑,可如今戰事初平,為安民心,陛下是否考慮推廣農事?妾身在莊中發現的一些糧食耐旱抗災,若能大力推廣,便不操心百姓食不裹腹。民能安寢,天下既定,自感陛下隆恩。”千惜輕聲地開口,隨明卓葳回京這一路,她能聽到那一路行至的百姓感慨著戰亂即定,百姓思安,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千惜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想盡她所能,讓多一個人能吃飽活著。

明卓葳沒想到千惜會提此事兒,他原沒想到此處,或是見慣了生死離別,他對於食不裹腹亦曾親身經歷過,但他連自己的性命都不曾多作在意,自然也不曾放在心上。

“娘所言,孩兒附議,父親,此事可否交由孩兒去辦?”康弘立刻請纓,既然明卓葳在佈局,他想要不摻和在裡頭,有什麼比他不在府裡更好的藉口呢。明卓葳瞟了他一眼,前世康弘為代宗所重視,正也是因他解了大元的困境,缺糧!

轉頭看了千惜一眼,看來當初真正研究出那些糧食的人,是千惜而不是康弘,康弘只是藉著千惜的成功,有了好的起點。康弘顯然也想到了夢中看到的場景,抿了抿唇,卻裝作無知地喚道:“父親。”

“此事你既有心,便去辦好,須知此事關係重大,你要心中有數。”明卓葳並不阻止,一如從一開始他並不阻攔千惜去碰觸農事,哪怕他並不喜。

“是!”康弘能想到明卓葳此時的心態,既然他能解大元之困境,同樣的也能解大肅的困境。哪怕明卓葳並不見得將那深受戰亂之苦的百姓放在心上,但似他這般重權勢的人,同樣的也會為了權勢而不得不去關注那些他並不關注的人,那同樣會成為明卓葳的籌碼。

“如此,孩兒告退了!”看出了明卓葳要趕人,康弘先是自覺地告退,一看康諾玩累地在劉福懷裡睡著了,心裡一軟,走了過去摸摸康諾的臉,康諾迷迷糊糊地睜眼,喚了一聲大哥,康弘輕聲道:“睡吧,明日大哥再來看你。”

嘟嚷了一句,康諾老老實實地睡了,康弘轉頭與明卓葳作揖這才退去,走了幾步回頭看,明卓葳吩咐著劉福將康諾抱到屋裡去,顯然劉福既要管著他外頭的事兒,康諾的事兒也推脫不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