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浮想,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萬東北軍能擋住他們嗎?”
神情凝重的唐浩然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往車間裡走著,不過是剛到平爐車間的門口,撲面而來的熱浪驅散了空氣中的寒意,那熱浪甚至讓眼前的雪花化成了水滴。
唐浩然甚至沒有回頭去看愣在那裡的,而只是徑直走進了車間,至於俄羅斯的問題,似乎就像是從來沒有發生一般。
能擋住俄國人嗎?
對於外界而言,俄羅斯或許是東北目前最大的威脅,但對於瞭解歷史的唐浩然來說,他卻非常清楚的知道,至少在歷史上俄羅斯那頭北極熊儘管對東北等地表現出了其貪婪的野心,但另一方面徒有虛名的實力卻令其更多的試圖透過投機的方式獲取回報,而不是硬碰硬的入侵,甚至就連日俄戰爭其也是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日本人的偷襲給俄羅斯下定了決心。
總之一句話,俄羅斯或許有吞併東北的野心,但卻不會選擇冒險。儘管在表面上現在因為俄羅斯吞併了日本,使其在遠東的實力大增。可這只是表相,實際上相比於歷史上同時期東北所面對的壓力,現在的壓力反而更小,因為現在對於俄羅斯而言,吸收和消化對日戰爭的勝利果實無疑是最重要的。
想到這裡,唐浩然不禁想到了幾天前與情報局局長於總督府中的那一番談話。唇角不禁微微一揚,迎著那平爐噴吐的熱浪站立在那。
“對於俄羅斯帝國而言,對日戰爭與其說是勝利。倒不如說是註定的失敗!”
直到現在唐浩然都記得在聽到這句話時表現出的驚訝。
相比於其它人,或許他才是唐浩然最得意的學生,因為靠著向唐浩然學的那只是皮毛的情報知識,建立了情報局,而情報局成立以來最大的手筆是什麼,恐怕就是促成了一個國家滅亡,並主導了一個國家的智力外流。
甚至相比於在朝鮮扶持親華派。抑制獨立派以及在國內建立情報網路,對日本工作的成功無疑將會成為情報工作中不可複製的傳奇。但也就是這個人,在俄羅斯取得優勢之後,一直憂心如焚的注視著俄羅斯,注視著這個強大的鄰居。甚至將關內的情報人員調往遠東,用於收集俄國的情報。
無論是俄羅斯於遠東駐軍的龐大,亦或是其吞併日本後倍增的實力,都令憂心不已,更是認定俄羅斯會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目標投入東北。而相比於自己的那個學生,唐浩然反倒看的更遠,或許,他並沒有學過情報。但至少他能透過眾多資料看出問題的實質。
“老師,這怎麼可能?俄國人已經贏了,日本人根本沒有力量反抗他們!即便是情報局開展行動。支援一些游擊隊,但畢竟俄羅斯的力量在那!除非正面戰場擊敗俄羅斯,否則,依靠抵抗組織根本成不了氣候!”
雖說在老師的授意下,主持的情報局一直向日本走私軍火,並扶持了多支抵抗力量。但那些抵抗力量根本無法改變大局,既便是抵抗力量發展到數十萬人。也不可能改變俄羅斯對日本的佔領。
“尤其是現在,失去了正面戰場的牽制,俄國人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對抵抗組織的清剿上,那些抵抗力量最終會被俄國人所消滅,即便是僥倖生存下來,也無法扭轉大局。”
儘管並不反對的這個觀點,但唐浩然所指的卻不是戰場上的抵抗。
“閱林,我們要看到的並不是抵抗,而是人口!”
“人口!”
與唐浩然的微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鄭廷襄臉上的驚訝,人口與俄國的失敗有什麼關係呢?
“我這裡有一份駐俄辦事處發回的資料,在1890年,俄羅斯帝國帝國人口約為1.2億人,而按母語統計的話,第一為俄羅斯族,約5200萬人,第二是烏克蘭族,為2000萬人,你告訴我,日本有多少人?”
眉頭猛然一皺,老師的話讓鄭廷襄隱約的意識到什麼,卻又抓不住,或者說未能深入的理解其中意義。
“是4000萬左右,考慮到戰爭帶來的傷害,3900萬隻會多不會少!”
“3900萬日本人併入俄羅斯,會給俄羅斯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這一聲反問之後,唐浩然從雪茄煙盒中取出了一根雪茄煙,然後點燃了他,這或許將是他人生之中最得意的一次海外戰略部署——用幾發子彈瓦解了一個帝國,同樣又給另一個帝國注入了一劑毒藥。
儘管唐浩然從未見過伊藤博文,但是在內心深處他卻又忍不住佩服包括他在內的“明治諸傑”的果斷與魄力,他沒有愚蠢的選擇抵抗到底。甚至直到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