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翅膀,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的西洋人驚歎,但他們首先會讓他們的教授為之驚歎。”

驚訝!

也許用這個詞更準確一些,就像同文學院成立前,唐浩然對於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學生,或許還有的輕視,更準確的來說是偏見。可在國內的東亞同文學校,以及仁川的學院建成後,面對那些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學會了外語,並能用外語上課、讀寫的學生,當年為了學外語,累得像條狗似的唐浩然自然只有驚歎的份了。

當然對於那些人迅速掌握一門外語,唐浩然還能將其歸於他們年復一復背誦“聖賢書”的“訓練”。但他們在學習數學物理等理科知識時,也表現也超出後世大學生的水平,至少其學習速度極快,其由國內的同文學校考入同文學院後,其數學水平便不下國外大學預科或高中水平。儘管其數學水平仍不能與後世學生相比,但已經足以讓唐浩然刮目相看。

別說是那些24歲以下的童生、秀才,在學習上令刮目相看。甚至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甚至就是師範學校中那些“高齡速成師範生”,儘管其於學校中接受軍體訓練,過兵營式的生活,看似相比學業更注重兵營式的紀律。

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如此,因為速成師範生只是初小教員。儘管他們的課業較少,但那些普遍在三十歲左右的學生,也展現出其驚人的智力——其能在短短數月內,將小學水平的數學提升至中學水平,其中一些有語言天份的,甚至能用簡單的外語進行對話。

正因為了解這一切。所以唐浩然才真正體會到,這個時代讀書人的“智商”,難怪如此“邑聚千數百童生,拔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拔百數十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拔百數十人為進士。復於百數十進士,拔十數人入於翰林。”如此好似難如登天的篩選之下,剩下的自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正是這種看重,才使得唐浩然對這些童生、生員以至舉人出身的留學生充滿了的期望,準確的來說,對他們未來所能取得的成就充滿了期待,也許在他們之中將會誕生許多名振中國的專家學者。

“而在讓他們的教授驚歎之餘。也可以邀請他們的老師來中國做訪問學者,畢竟東北大學明年就會開學,至少在我們的學生於國外學成歸國前。我們還是離不開那些外國學者!”

相比於帶著濃濃的專科氣氛的東亞同文學院,東北大學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但這所真正的大學之中,除去幾名國學教授外,再也沒有中國教授,想解決教授的問題。只有如同文學院一般聘用外籍教師,而外籍教師的作用並不僅僅只是任教學。還能起到政府“顧問”的作用。

“大帥所言極是,相比於我們在西洋聘請。那些學生到了西洋各國,透過教授講習,旁聽自然能分辨出教授的優劣來,如此一來倒更容易請來有真才實學的教授!”

雖說府中對外籍僱員以及教授的聘請考核極嚴,但總難免有一些魚目混珠之輩或名不副實之人,對於前者自然是解僱,對於後者往往是降級使用。

接下的談話倒是很簡單,容尚勤更多的是就諸如小學的設立等問題加以彙報,現在對於教育部而言,除去留學生選派之外,又數教員培訓以及小學設立最為重要,畢竟小學教育是基礎,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石。

“……小學校舍大約百分之四十是利用舊官舍、公舍,百分之三十三利用民宅,當然,大帥,這只是暫時應急之策,畢竟按計劃三省地區所有六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兒童都必須入校學,接受四年完整初級小學教育,明年整個東北需要建立超過一千八百所學校,聘請7000名教員……”

當容尚勤解釋著小學的規劃時,唐浩然只是不住的點著頭。對小學教育的重視,是唐浩然吸引後世教育的經驗,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受日裔教育專家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小學比大學更重要,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學教育,而所有的人幾乎都要接受小學教育。中國的文明高度是由最頂尖的知識分子決定的,但在底線的意義上,一個民族整體的文明水準則是由所有的中國人決定的。所有的中國人受到一個什麼樣的小學教育,這個民族基本上就是什麼樣子。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把狠抓小學教育作為迅速普及國民教育改造國民素質的著力點。

“學問堪稱立身之資本……”

在容尚勤的話聲落下之後,唐浩然緩聲說道。

“國家之所以富強安康,無不緣於國家人才的發展。而文明之為文明者,實有賴於一般人民之文明,而我們求知識於世界,再現華夏勃然生機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用近代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