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內外之別,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渝關,依燕山,傍渤海,形勢險要,素來有著“天下第一關”之稱。其於洪武十四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而這山海關之名,到了乾隆年間則易名為渝關,而這渝關的關城則是一座周長八里的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

甲申年的吳三桂正是開啟了這山海關,從而令滿清建虜入關,竊居中原,而從那時起,這山海關便成了關內以及關外的分界線,在朝廷的眼中,這渝關以南便是中國,至於以北則是滿洲,是他們的地方,斷不容漢人染指,於是便了柳條邊牆、有了滿洲的封禁。

而駐守于山海關的則是旗營精銳,正是靠著這封禁,兩百多年來對那些“闖關東”的百姓勒拿卡要,雖說自同治年間起,迫於沙俄對東北的蠶食和侵佔。滿清不得不用“移民實邊”的政策加以補救,雖說就此馳禁,可這渝關的旗兵卻依如過去一般,對“闖關東”的百姓百般勒索,災民縱是過了關,那也得掉上一層皮。

昏黃的陽光斜照著官道上,下午時分,在南門門外的大路上。身負著簡陋包裹的百姓眼巴巴的望著那城門,而在城門處,已經換上新式軍衣的淮軍的兵佐則不停的吆喝著。

“麻利點,包裹開啟瞧瞧,夾帶煙土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在兵佐們的吆喝聲中,那些排著長隊、面呈菜色的百姓,無不是惶恐不安的瞧著這些人,偶爾的他們會把視線投向這關城。

現如今,這曾經的“天下第一關”早已不見了昨日的雄風。在先前的戰事中,這座關城卻也迭遭橫難,雖說在持續十數日的激戰中,朝鮮軍並未能攻破這關城,可大炮卻把關城上的門樓炸了粉碎。那一仗更是慘烈,一仗之後這關城內早已是十室九空,不復往昔的繁華。

不過對於此,那些淮軍兵佐似乎根本就沒放在眼裡頭,他們依如過去一般的翻尋著百姓的包裹,在那可憐的行李中尋找著銀錢。至於另一邊則又不斷的吆喝著。

“今日過關,丁口百文,婦孺五十……”

就在這些面呈菜色的百姓透過城門的時候,另一邊卻有一隻馬隊正緩緩的從城門洞裡透過,那馬隊中的馬車上插著鏢旗。揚著號旗,那些常年行走關內外的商號自然不是兵佐會去敲詐的,而在其中的一輛馬車上,關少波偶爾會把視線投身車外,做為濟世堂的少東家,這是他第一次出關從關外進藥,雖說對一切都很好奇,可這一路上因為見多了這流民的關係。心知縱是可憐亦無能為力的他,也就是嘆了口氣。

聽著少東家在那嘆息,趕著車的九貢則笑了起來。

“少東家。您瞧這些流民瞧著可憐,可走到了這,過了這關城,可就算是踏上活路了!”

“九貢,瞧你說的,這過了山海關。到遼河去還有千把幾百裡那,就是路上碰著好心的。也就是給個大餅,這一路上不知得餓死多少人……”

九貢的話讓年年往關外採辦的李景山笑駁了一句。出了山海關的路兩邊草溝裡不知埋著多少餓殍,不知多少人走著走著人便餓沒了。

“這闖關闖關,那鬼門關可是一關又一關啊!”

車伕和主事兩人的話,聽在關少波的耳中,卻讓他迷惑起來,這兩人怎麼說的話都不一樣啊!

“李主事,您老說的是往年,可不是現在,”

趕著馬車進了城的九貢,朝著主事丟了個您老不知道的眼神。

“您瞧這渝關,和往年有啥不一樣?”

“有啥不一樣?”

左右看了眼,瞧著兩邊滿眼的斷垣殘壁,李景山長嘆一聲道。

“入目之處,盡是滿目瘡痍之狀,當初葉大人能與此死守十六日,著實不易啊!”

街道兩側的慘狀讓李景山忍不住稱讚起死守渝關葉志超葉大人了,當初這長城的隘口盡陷,也就是葉大人守住了渝關,令唐逆十萬大軍不敢入關,只敢偏師入關,逼朝廷簽下城下之盟,若不然這大清國啊……

“那是人家不想打!若是想打,這天下還能有攻不下來的城?”

笑嘲一聲,家離渝關只有十幾裡的九貢顯然不會像李主事那般誇獎葉大人,甚至因為往來關內外的關係,他甚至生出了遷往關外的念頭來。

“那一仗打過了,這渝關以南,就是李中堂的地方,出了這渝關,便是唐大帥的地盤兒……”

“嘿,九貢,我說你可別提那亂臣賊子的,若不那姓唐的,大清國至於今天這般嘛,地方上的總督無不是欲求自立,聽說這各地今年夏稅加了,秋稅還要再加什麼新政捐、新軍捐,我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