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遊說,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48的“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當時的普魯士海軍的力量就極為薄弱,在那場戰爭中原為丹麥領地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想要併入德意志聯邦,而作為波羅的海主要海軍強國的丹麥海軍,因此封鎖德意志北部與波羅的海沿岸的所有海上貿易,此時英國與荷蘭宣佈保持中立,奧地利海軍遠在地中海無法馳援,德意志聯邦本身沒有海軍,德北的海上貿易完全停頓。1850年戰爭結束,獲勝的丹麥海恢復了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區的統治……”

德國的歷史瞧著似乎與中國有些相似,聽他這麼一說,唐浩然倒是找到了與中國的共通之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戰爭的教訓是痛苦的,這時德意志各邦終於覺得有必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海軍,於是法蘭克福國民大會授權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弟艾伯特親王建立“德意志皇家艦隊”,當時德國的造艦工業還很弱,船艦主要是向英國訂造,人員訓練也很差,常常發生海難造成不少悲劇,不過這至少開始了德國的海軍之路……”

似乎與這正是後進海軍的道路,戰爭的教訓使得一個大陸國家開始走向海洋,史司的“歷史課”讓唐浩然意識到,歷史上曾經被行英國人視為眼中釘的德國海軍,原來也只是一個只有短短几十年曆史的“嬰兒”,甚至直到現在,也談不上強者。

“在普法前夕,針對自身海軍力量薄弱的缺陷,普魯士政府一直熱衷於海軍的擴充。然而當時,普魯士的造艦工業發展落後,海軍裝備的主要軍艦大都依賴從國外定製,這對於新生的德意志帝國而言無疑是不可接受的,為此德國海軍部曾與伏爾鏗公司商談有關自行建造鐵甲艦的事宜。但是在當時的德國,此事對多數人而言風險無疑太大,使得談判處於停滯狀態。”

史司提級德國的歷史時,無論是唐浩然也好,還是之前持反對意見的史騰閣也罷,即便是主張購艦的容尚謙也同樣處於沉思中。

“確實,反對者的意見確實很充足,當時德國甚至沒有建造超過4000噸商船的經驗,更何況是鐵甲艦,所以這場談判從普法戰爭前,直到普法戰爭後,雙方爭持了幾年的時間,當時反對者也是希望透過逐步發展的方式,用十年的時間去發展德國的造船業,由小至大的建造軍艦,這樣的確非常穩妥……”

注意到三人都在傾聽自己的講述,史司知道能否說服他們,就全在最後一句了。

“但是最終造艦工程師魯道夫?哈克卻說服了海軍,令其相信——世界不會給德國十年的時間去等待,同樣也不會給德國海軍十年時間,他果斷的承擔起了責任,並獲得了成果成功,1873年由伏爾鏗建造的德國第一艘國產鐵甲艦“普魯士”號順利下水,從而使得德國造船和鋼鐵行業在世界的聲譽獲得顯著的提高,德國海軍的造艦訂單從此留於本土!”

作為魯道夫?哈克那位德*艦建造史上的傳奇人物的助手,史司曾參加過“普魯士號”的建造,自然深知其中內幕,這會提及舊事時,他的語氣依然顯得有些激動,以至於最後他直視著唐浩然,繼續說道。

“二十年前,德國的造船業所擁有的技術、裝置都遠遜於今天的仁川船廠,但是德國透過一次技術上的冒險,完成了造艦業的跳躍式發展,從而為成為歐洲造船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麼今天,同樣的問題不也正如二十年前一般,擺在元帥閣下的面前嗎?”

發出這聲反問之時,史司的話聲微微一頓,注意到元帥一副思索的模樣,便繼續加重語氣說道。

“誠如那一年德國面對的選擇一般,世界是否會給中國十年的時間去完善造船業,積累造船經驗?是否會給中國十年的時間,讓中國海軍去等待他的主力艦?”

此時史司已經全然不顧自己毫不客氣的話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但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說的話,那麼他的夢想恐怕就會破滅,五年,五年中有太多的變化,而現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說服唐浩然接受他的建議,同意他的造艦方案。

(雙十一,光棍節,什麼時候這日子變成了消費的狂歡了……哎,還是迴歸其本質,讓大傢伙今天“脫光”吧,男女光棍們湊成一對是一對!祝大家光棍節快樂……悲劇的我依然在碼字!)(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