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章 大海在召喚,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10章
窗外,盡是一片陽光明媚之色,這是冬日裡難得的好天氣,也是出行的好天氣。窗內則是暖融融的,甚至有些過熱的暖氣使得人們不得不脫去厚厚的大衣以及外套,作為一個新規劃的城市,仁川特區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冬季的供暖,不過其並不是透過專門的供暖中心供暖,而是透過發電廠的廢熱向特區供暖,雖是如此,兩座電廠的餘熱依然能夠保證特區的暖氣供應。
在暖烘烘的辦公室中,史騰閣卻覺得自己的心情有點怪。
今天本來應該是個喜悅的日子,他自己也很想努力地使自己喜悅起來。可不知為什麼,心中卻總是隱藏著一絲讓人不易覺察的忐忑。
自從三年前史騰閣提出創辦仁川造船廠,從出任造船廠總辦再到正式擔任艦政處處長以來,他在已經在這裡度過了三年光景。
作為船廠的締造者,他親自見證了船政局從一片荒無人煙的海邊空地,變成今天這座擁有7900名工匠,七座船塢以及由十餘座分廠組成的設施完善的遠東第一大造船廠,而且它還擁有這個時代遠東最大的船塢——7號船塢,花崗岩基質的船塢長約360米,寬約33米,以至於其可以同時容納兩艘如君主級一般的新銳戰鬥艦。
而這期間,作為船廠的實際負責人,史騰閣付出的艱辛自不必說。用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這樣的詞彙不足以形容,或許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更為妥當。畢竟現代造船業於東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容不得有一絲差池。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經過全廠上下的努力。在付出了425個日夜的全力奮戰,仁川造船廠製造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2800噸“平波號”今天終於要進行完工試航了。
如果試航成功,就會按照既定計劃,繼續趕製第二艘、第三艘……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東北在造艦之路上踏上最為堅實的一步。
甚至對於仁川船廠而言,其意義更重於“靖海級”,因為“靖海級”是在法國技師的指導下進行建造,非但如此。還直接使用了大量的外國部件,但“平波級”裝甲巡洋艦卻是一艘真正的國產軍艦——從所用的鋼材出自仁川鋼鐵廠。所用的蒸汽機以及鍋爐則出自北洋動力公司,至於火炮則來自瀋陽兵工廠,甚至就連同瞄準具亦是來自新晉剛剛投產的中國光學儀器公司。
如果失敗了,那麼接下來的事。史騰閣不用想都知道會發生什麼——儘管並不會影響到他在造船廠的地位,但可以想象的是——海軍會立即調整計劃,可能會中止另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鎮海”號的建造。
兩個月前,在“鎮海號”戰鬥艦的方案獲得批准之後,“鎮海號”戰鬥艦已經於7號船塢開鋪設龍骨,如果其能如期完工,那麼則標誌著中國一躍成為少有的幾個可以建造戰鬥艦的國家,同樣也標誌著中國打下了成為海軍強國的最堅實的一個基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可如果“平波號”失敗了,那麼非但自行建造“鎮海號”戰鬥艦的計劃會中止。“鎮海號”以及“定海號”可能會由某家英國或德國船廠承擔,甚至就連自行建造軍艦的計劃也會無限期的推遲,這無疑將會給中國的造船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下一次。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
史騰閣並不關心個人的利害得失。他真正擔憂的是海軍會因為試航失敗,而對製造軍艦徹底喪失信心。
在這三年之中,為了製造的輪船,從統監府再到總督府,先後為仁川船廠投入了不一千萬元的鉅額資本,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史騰閣今天都必須要交出一份自己的答卷。
“史先生,時間快到了。”一個聲音把正在沉思中的史騰閣拽了出來。
史騰閣抬頭一看。是紹逸傑——他是史騰閣的得力助手之一,也是東亞同文學院船舶專業的第一批畢業生。
“都準備好了?”
史騰閣有些緊張的問了一句。
“一切就緒,只要試航成功,電報就會第一時間發往大連帥府。”
紹逸傑點點頭,直到現在,他都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向大帥發出邀請,這畢竟是東北建造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即便是北洋海軍,也沒有如“平波號”一般強大的裝甲巡洋艦。
“我們走。”
二人一同出了辦公室,下樓之後,便徑直往向船臺走去。
在六號船臺上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