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鴻門,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繁星高懸於夜空上,在夜色的籠罩下,一隊士兵行走於水稻田中,此時的稻田半人深的水稻瞧著長勢極為喜人。

這稻田間顯得有些泥濘,扛著槍的戰士拖著腳上沉重的泥巴往前行進著,沒有人發出任何聲響,儘管有著些許疑惑,但是四十餘天的訓練,還是讓他們本能的選擇了服從。

服從,不需要問題任何理由。

無論是為何半夜離營,亦或是將備用軍裝交給民夫,這些都沒有任何理由,唯一的理由是軍令命令他們這麼做。

軍令如山!

在泥濘的稻田中行走著的吳鼎元於腦海中反覆思索著這四個字。

作為軍人,他不能質疑軍命,更不能去違背軍令,儘管明知道這次行動的風險,能做就是服從軍命,盡最大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務——抵達預備位置,待機發出訊號。

至於是成功還是失敗,現在他已經沒有心情再去思索了。

這次自己是要把將來完押到唐大人身上了!

從接受這個任務開始,他便知道自己的前程全押到了唐大人的身上,容不得他有一絲退縮,只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孔慶塘朝著遠處看了一眼,深夜裡的山,發著紫黑色。象是要下雨一般,空氣顯得著溼溼的,整個的天空,和遠處紫黑色的山連成一片,只有在黑暗裡站定了許久,把眼皮合攏得只留一條細縫的時候,才能夠勉強地把天和山隱約地分辨出來。

作為第三營營長,他負責執行左翼的任務,此時他卻感覺有些緊張,於腦海中反覆思索著一個問題——能成功嗎?

成功之後,朝廷又會如何?

諸多念頭於心間浮動的時候,孫慶塘甚至有些後悔,為什麼要投奔唐大人呢?中堂大人那邊,表面上沒有怪罪,可誰知道會不會……

長官在想什麼,吳佩孚不知道,他只知道埋頭往前走著,行走在前方作為部隊前峰警戒的他率領著一個棚的部隊,感覺到前方似乎有一個身影。

“有人!”

就在發現那個身影的瞬間,旁邊的戰友也看到了,吳佩孚便立即衝了過去,邊衝連指揮道。

“王大個,從左邊包抄,其它人跟我上!”

那驚慌的身影發現這些人追了過來,試圖逃開可不過只逃了幾十丈,便被人猛的撲倒在地。

“棚長,是個朝鮮百姓!”

將人抓住的王大個子衝著棚長輕聲說道。

“¥#·”

被扣在地上的百姓張著嘴,說道著誰也聽不懂的話語。

“咋辦?”

戰友的問題讓吳佩孚的眉頭一皺,盯著那滿面恐色的朝鮮百姓!

殺了他!

在心底浮現出這個念頭的時候,吳佩孚抽出刺刀,尖利的刺刀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所有人都看著他。

殺了他,只有殺了他才能保住大傢伙!

心有所用,手有所指,在片刻的猶豫與緊張之後,鋒利的刺刀依然沒入了朝鮮百姓的脖頸,血噴了出來!

“屍體扔田裡頭,走!”

在繼續往前行軍的時候,吳佩孚的眼睛忍不住朝著稻田看去,儘管表面上他看起來並不緊張,可他卻知道自己的後背在冒著冷汗,甚至就連雙手依然在不住的顫抖著。

又走了半個鐘頭,藉著月光,眾人已經能夠看到慕華館的影子,立於稻田間的孔慶塘這會才長鬆了口氣,總算安全抵達了。

這事算是成了一半了!

“各隊散開,以棚排為單位分散!”

等待是漫長的,在漫長的等待之中,趴於泥濘的稻田中的吳佩孚和身邊的戰友們,卻沒有一個人敢有一絲動靜,在大沽的訓練之中,他們已經養成了保持軍紀、服從命令的習慣,既然軍令要求他們不得發出一絲聲響,那便只能趴著。

太陽慢慢出來了,又過了幾個小時,原本安靜非常的慕華館熱鬧了起來——朝鮮王以及百官的郊迎隊已經到達了慕華館,他們在等待著駐朝大臣的到來。

又過了一個鐘頭,從望遠鏡中,趴在墳頭後方的孔慶塘隱約的看到了唐大人的行駕已經快到慕華館了。

“等一會,再等一會……”

看著望遠鏡中唐大人與朝鮮王互相表禮時,孔慶塘緊張的在心裡唸叨著,就在這時,他看到對面升起了訊號彈,那是吳鼎元率領的二連發出的訊號彈!

“快,發訊號!”

孔慶塘連忙對身邊的通訊兵吩咐道,一發紅色的訊號彈拖著煙跡打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