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袁氏之心,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碧蹄館是位於漢城以北三十華里一座小山丘上的一個驛館,雖說從陳濟棠任駐朝商務委員起,這駐朝大臣便改於仁川港抵朝,而非沿舊時驛道抵朝,這碧蹄館似乎失去了“使朝第一館”的作用。可受於藩蘺祖制,無論是陳濟棠也好,袁世凱也罷,在抵朝都會依著規矩先往碧蹄館留宿一晚淋浴休息,而後再於次日,前行二十里往慕華館,而此時,朝鮮國王、世子以及文武百官就已經在慕華館恭候使臣蒞臨。待使臣在慕華館接風洗塵以後,方才會進入城中了。

雖說麻煩,可規矩總是規矩,作為駐朝大臣的唐浩然自然也不例外,大軍不得不繞行越過進入碧蹄館,這碧蹄館雖位於一座小山丘之上,可週圍也算平坦,衛隊便就地於館周紮營。

在衛隊安營扎帳時,唐浩然卻於館中立著,瞧著館內那神情敬畏的朝鮮驛丞,只是揮揮手對他吩咐道。

“準備些柴米便行了,若是有什麼事,再讓人吩咐您!”

在驛丞心怯著退出去後,唐浩然的心思卻一時間難以平靜,只是反覆思索著明日之事,明天的那件事,關係到自己的以及中國的未來。

那件事,能順利完成嗎?

袁世凱可信嗎?

諸多問題在唐浩然的腦海中閃動著,在最後一刻,人總會顯得有些猶豫,甚至就連唐浩然自己都有些動搖了。

那麼做會不會太過冒險了?

只有身處這個時代,唐浩然才知道什麼是盛名之下無虛士,超越百多年的見識,並不意味著便能鬥得過那些早成了人精的官場“老油條”,從張之洞到李鴻章,這些人有幾個是好相與的?

即便是好不容易跳出了虎穴,來到了朝鮮,這朝鮮不還有一位盛名之士,自己可不還得靠他幫襯一二?若是他那邊不配合的話,那邊的後患可就……

就在這時,唐紹儀這位已經“脫崗”快兩個月的駐漢城領事,卻悄聲走到唐浩然的身邊。

“大人,您放心,袁大人是絕不會讓您失望的!”

失望?

我不是怕他讓他失望,我是怕他不可相信啊!

心裡這般尋思著,可在嘴邊卻變成了另一番話。

“本官又豈不知袁兄絕不會令人失望,此事若是事成,袁兄與我必可名列青史,袁兄之功功在千秋!正因如此,本官才會……”

聽著唐浩然的嘆息,生怕其改變主意的唐紹儀連忙說道。

“大人可知,這碧蹄館除去是使朝第一館外,與我中國倒還有另一番淵源!”

藉著碧蹄館轉移唐浩然注意力的唐紹儀接著說道。

“大人可知道,二百九十七年前,正是與這名不見經傳的碧蹄館,咱們和日本人在這裡打了一場大戰!”

唐紹儀的話頓時引起了唐浩然的興趣,這地方難道是中日古戰場?

“少川,你說的是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吧!”

“正是此役,大人!若是大人有興趣,咱們不妨到館外看看!”

兩人來到館外,唐紹儀一邊走,一邊向唐浩然講述著二百九十七年前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那場激戰。

“……碧蹄館之戰,李將軍所率明軍以少退多,粉碎了日軍在萬曆朝鮮之役中唯一一次殲滅成建制明軍的機會,重創日軍士氣,為日後逼迫日軍放棄王京,攻克漢城奠定了基礎……”

凝視著碧蹄館的百餘白色帳蓬,唐浩然似乎產生一種幻覺,二百九十七年前的鐵馬金戈聲似又一次浮現於眼前,而萬曆壬辰之役中,大明派李如松率兵救之,明軍克平壤、復開城、血戰碧蹄,可謂功在三韓。至於於眼前這碧蹄館之地爆發的那場血戰,明軍又以寡擊眾、以弱克強,置身古戰場上,立足丘頂靜心傾聽,似乎還能嗅到遠方傳來萬馬奔騰的聲息。想象著當年,金戈鐵馬仰天長嘯,壯士悲歌血染沙場,

見唐浩然整個人似渲染於歷史之中,唐紹儀又試問道。

“大人,屬下倒是知道有一個地方,在下想你一定會願意去的,若非現在天色已暗,在下倒願意引大人過去,待明日之事安頓之後,在下陪你去看看如何?”

“什麼好去處?”

被他的話聲從於古戰場的感懷中拉了回來的唐浩然,隨口笑問道,話說朝鮮這地方,真沒什麼好去處,無論是鄉村亦或是城市皆是惡臭薰天,令人作嘔,有什麼好玩的,真虧那高麗棒子還有臉吹著什麼韓國山美水美。

現如今這朝鮮山上大都無樹,漢江水色渾濁,從仁川往漢城,全都是水土嚴重流失的模樣,甚至唐浩然都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