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老孃們(上)求推薦,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來吧……碰得這麼用力,怪可憐的。你這人倒是忠義,雖說長在外洋,可也是心懷國家的忠臣,咱們大清不能屈待了忠義之臣,賞個座兒坐下來回吧。”
唐浩然又是一聲高聲謝恩,爬起來在旁邊座位,捱了一點兒屁股,虛坐下來,這虛坐還不勝跪著,這虛坐可是更累腰,不過這一點,這慈禧倒是比光緒為做人,先前自己可不就是跪了小三個鐘頭嘛。
咱可是你想要大用的人,結果還不知道示恩,光緒這個皇上當的。
真著虛坐的功夫,唐浩然還是藉機打量了一下週圍,瞧著在太后一旁站著位輕鞠腰身的太監。唐浩然心下有數,這位怕就是慈禧手下第一得寵的太監,被外間的人稱為內相,以一個太監身份,對國事對慈禧有著絕大影響力的李蓮英李總管太監!
往後得在這個人身上打點一二,絕不能讓此人記恨上自己,心裡這麼想著,唐浩然便聽到慈禧彷彿是嘮家常似的說道。
“早些時候,就聽人說你精通西洋,寫出的一本《泰西策》就連洋人公使也是拍案叫絕,這又寫出了個《盛世危言》來,你來說說,這都盛世了,還有什麼危言可講的!”
好嘛,一來便對上了,唐浩然稍作思索後,便頭也不抬的說道。
“這大清國這些年,在聖母皇太后老佛爺和皇上以及一干能臣的治理下,可不就是太平盛世,小臣所說的危言,不過只是些許警示之言,”
這一番馬屁說出來的時候,只讓唐浩然覺得一陣噁心,可這馬屁卻還不能不拍,
“所警示者,實為外患所至內憂,這外患使是泰西各國,不受孔孟教化,其所持者乃是禽獸所信之叢林法則,所謂叢林法則者,即是弱肉強食之策,如若我國力弱,泰西諸國必以虎狼之勢,群湧而至,那印度國土之大、人口之多,幾不遜於我國,仍亡於英國之手,王公貴族任由屠凌,越南雖小,亦可為警,小臣所警者皆是重重外患所逼之內憂!”
慈禧聽著倒是不住的點頭,這唐浩然說的可不就是這個理,操辦國事這麼些年,那些不知教化的洋鬼子成天逼著,自己個再勵精圖治,洋鬼子打上了門,又能什麼法子。
“理倒也是這個理兒,這洋鬼子逼上了門來,咱想過安生日子,也就是得行那“富國強兵”的法子,那你來說說,這新政又怎麼個富國強兵法!”
雖說瞧著慈禧看似在聽戲,可唐浩然卻不敢馬虎,連忙定定心神答道。
“這富國強兵,說白了,也就是為國拓財源,這拓財源,一是改地稅,二是興商務,辦商學;三是開工礦,辦工學;到時候,國家賦稅自然也就番了幾番兒,等朝廷有了錢,自然也就能練出水陸師了。”
唐浩然這般忽悠著,慈禧的眉頭卻是微微一皺,瞧著戲臺上正翻著空翻的戲子說道。
“那改地稅,可就是你在書裡頭提的那個什麼按地價收稅,咱大清可是有“永不加賦”的祖訓擺在那,這稅制可不能輕改。”
雖說“永不加賦”不過只是哄小孩玩的,正稅沒加,這捐那稅的可沒少加,可也不妨著慈禧拿這話說事。
“回太后老佛爺話,百多年前世宗皇帝的時候,不也是推行攤丁入畝的法子嘛,這時代變了,有些法子也得跟著變。”
幸好還有一個雍正改革的前例,話不過只是一提唐浩然便連忙歷數推行新政的好處來,什麼推行地價稅,會使國家賦稅增加了數倍,到時候僅此一項便可使朝廷多入萬萬兩的賦稅,總之一句話,這推行新政,說白了,就是銀子,是富國之必須,臨到最後,唐浩然又把話峰一轉,起身重新跪在地上說道。
“太后老佛爺,這也是小臣尋思著要擇不足輕重一省試行新政的原因,當年世宗皇帝也是先於河南試行,成效後,方才於全國推行,這說是新政,其實說到底,那也是循著祖制……”
“理倒也是這個理兒!”
慈禧點點頭,看似不經意的把話題一轉,輕聲問道。
“那興商務、開工礦的,這些年,也辦過不少,你那新政還要練什麼新軍,若是許你於一地辦新政,那你說說,你準備給朝廷練多少新軍!”
慈禧便瞧著跪在地上的唐浩然輕問一聲,兵權這事只要有她在,便不能讓光緒沾上了。這會她倒沒有再讓唐浩然起身回話的興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