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搭架子,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會到達朝鮮,與袁世凱交接之後,自己便就正式成為一省的封疆之吏了,從而按照自己的意願推行新政,或者說,為將來的革命積蓄力量。

“哦,”

點下頭,譚嗣同回頭看著唐浩然,語氣認真的說道。

“我不去朝鮮了!”

“嗯!”

雙眼猛瞪,唐浩然不解的盯著譚嗣同說道。

“復生兄,你這是何意?”

譚嗣同這是要放棄嗎?

“子然,你且先聽我說,”

生怕唐浩然誤解的譚嗣同連忙解釋道。

“子然,你去朝鮮,是協辦朝鮮新政,編練駐朝新軍,是為革命積蓄力量,可即便是你於朝鮮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可朝鮮畢竟孤懸海外,若要實施革命,非得有內地支援不可,若是內臺互相配合,他日革命必定事半倍功,我想留於內地,到處聯絡志士,吸引同志加入革命黨,這樣的話,他日弟於朝鮮舉義之時,我等亦可於內陸配合,如此方可推翻滿清!”

在這件事上,譚嗣同已經想了很久,直到最近方才下定決心,不隨唐浩然去朝鮮,留於內地,聯絡志同道合的同志共謀革命。

“復生……”

看著譚嗣同,原本想開口相勸的唐浩然,最終還是於心中長嘆了一口氣,隱約的他能猜出是什麼促成了譚嗣同做出這個決定,若是他去朝鮮,不過只是為自己之幕,而以其出身,又豈甘願為自己之幕?更何況,他於幕中又能做什麼?

難道,這就是兄弟二人分道揚鑣的時刻嗎?

或許是環境改變了人,現在的唐浩然更多的是從陰暗處去考慮許多事情。

不過雖是如此,唐浩然倒是覺得譚嗣同的想法確實不錯,他於各地聯絡志同道合之士,以促成革命,倒也是進行革命的必然,至少他日大軍進攻內地時,可以於內地得到一定的助力,而且……內地的革命,沒準能在將來發揮一定的作用,減輕自己那邊的壓力。

“復生,既然如此,那小弟便不勉強你了,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話,儘可直接派人或發電與小弟,”

心下這般思索著,唐浩然點點頭。

“不過,復生兄,若是有任何危險,到時候,兄可以直接避入朝鮮,以備將來共謀大事,往後,朝鮮就是革命的大本營!”

“我知道!”

譚嗣同笑看著唐浩然,不無認真的說道。

“子然,沒準,我於內地,比你更早起事,這若大的中國,就像你說的那樣,早已呈薪材之境,只差一把烈焰,若是為兄把這把火點了起來,沒準革命的環境也就大不一樣,到時候,弟自然可於朝鮮響應!”

也許吧!

有些話唐浩然不會去說,也不能說,現在民智未開之時,於內陸推行革命,希望是何其的渺茫?自己之所以前往朝鮮,朝去挽回甲午之局外,不正是希望藉助朝鮮一地練兵,積蓄數年力量之後,待時機成熟時光復內地嗎?

儘管自己一再強調“啟民智”的意義與作用,可實際上……自己還是把籌碼壓在了軍事上,只有軍事上的勝利能夠帶來革命的成功,至於選擇其它道路,至少在十年、二十年內都是空談。

“復生,你放心,如果你在內地首先起事,無論餉械,小弟定竭力相助!”

這是唐浩然唯一能做出的承諾了,至於其它,一切聽由天命吧!

像是平常兩人的聊天一樣,在接下來的一個多鐘頭中,唐浩然與譚嗣同就這般沿著海河的岸邊走著,兩人聊了很多,從一些革命的理論再到歷史,同樣還聊過那個讓兩人滿懷期待的未來——一個全新的中國,那個中國的未來總是讓人充滿期待的,就這樣聊著聊著,太陽慢慢的下山了,兩人卻是不自知一般,繼續邊走邊聊。

“子然,你去朝鮮後準備什麼時候編練新軍?”

譚嗣同扭頭問了一聲,雖說他不去朝鮮,卻並不意味著他不再關心唐浩然要在朝鮮辦的事情,更何況這新軍還是推翻滿清統治的關鍵。

“嗯,現在商德全他們已經去了山東,為我招募一營衛隊,有了這一營兵作支撐,待到了朝鮮咱們說話才有力度,我想一步步的來,到朝鮮之後,先把講武堂辦起來!先培養軍官,有了軍官作為基礎,到時候只需募兵練兵即可。”

辦講武堂,這是唐浩然在幾十年後的那一位身上學來的法子。

“欲建革命軍,必須先有一批革命軍官,要不然,談什麼革命,這也是我放棄從武備學堂差員的原因,既然滿清不可救藥,那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