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根本,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樣!”

幾乎是在唐浩然剛一踏進家中院內,李光澤、宋玉新、譚嗣同以及史騰閣便急切的開口問道,從唐浩然去頤和園後,他們便一直在院子裡等著,若非是怕惹人非議,只怕他們早都跑到園子外候著了。

“還能怎麼樣!”

面色難看著,唐浩然徑直坐到凳子上,看著神情急切的四人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一腳把咱們踢到朝鮮去了!”

唐浩然的話只讓四人無不是同時一愣,朝鮮!

按照先前幾人商定的主意,不是忽悠著皇上同意在臺灣試行新政嗎?

“怎麼會這樣?”

四人的神情頓時變成了激動。

“別提了,原本忽悠個差不多了,皇上那邊也鬆了口,眼瞧著臺灣巡撫的位子就要到手了,可誰曾想,那老孃們插了一腳!”

喝了口茶,而上滿是苦色的唐浩然看著面前四人說道。

“這不臺灣巡撫沒撈著,結果得了一個駐朝鮮總理事務大臣!接袁世凱的差事,月內赴任!”

唐浩然的話聲一落,一旁的宋玉新立即驚呼一聲。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宋玉新驚呼之餘又是大聲叫喊道。

“子然,這朝鮮的差事可不好辦,表面上看這駐朝大臣是萬人之上,於朝鮮無人可掣,可朝鮮那地方,莫說是辦新政了,單就是外交之事,便能把人給牽絆死!”

臺灣去不了了!要去朝鮮!

在宋玉新看來,去臺灣就等於飛出了京城這個鳥籠子,那是要去臺灣辦大事的,辦新政,若是辦好了,不單唐浩然能名垂青史,即便是他宋玉新,將來也有可能晉一方大吏,在官場苦等這麼些年,圖的不就是這種機會嘛!

可現在,朝廷的一通旨意,卻把眾人的打算完全落了空,他焉能不激動。可不就是,朝鮮那地方,袁世凱在那也是一人敵一國,日子看似風光無限,可內間的苦處旁人不知,唐浩然又豈會不知,這辦外交靠的是國家給撐腰,可我大清又豈是個撐腰的主。

“子然,你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想比於宋玉新的激動,李光澤卻顯得很是平靜,在他靜靜看著唐浩然,其它三人也都把視線投在唐浩然的身上。

是啊,下一步怎麼辦,這才是最重要的,從丟了湖北的差事,來了京,自己謀的、想的不就是外放嗎?現在好了,終於外放了,雖說有些不盡人意,可畢竟這駐朝大臣也勉強算是“一方大員”,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這駐朝大臣雖說為外事所絆,可歸根到底,便是日本人也不得不顧忌並承認咱們的宗主權,可若是論起權責來,便是巡撫、總督之權,亦無法與之相比,更何況現象這駐朝大臣又享以全權,所以……”

迎著眾人的目光,或是安慰眾人亦或是安慰自己,唐浩然吐出了這麼一番話來,在回來的路上,對去朝鮮的諸多利弊,早就一一想了個通透。

“雖說朝鮮是個是非之地,可若是論起權來,駐朝大臣權力之大,遠超你我想象,現在朝廷既授以全權,甚至斷行國王廢立亦無不可。”

嘴上這麼說著,可心裡的苦水只有唐浩然自己知道,臺灣,原本若是外放臺灣,還有四年的迴旋餘地,現在倒好直接去了朝鮮,四年後自己可就得撐起朝鮮的那片天了。

“子然所言極是!”

聽了唐浩然的話,李光澤點頭贊同之餘又接著說

“朝鮮表面上看似不是個好去處,可卻也有他的好處,倒不是權責之事,而是朝鮮是為外藩,一般言官斷無插入外藩之理,於朝鮮辦起事來,所掣者唯總理衙門以及北洋大臣那邊,這倒是地方一省所無法相比,且地方上利益盤根錯節,試行新政又豈是易事?可於朝鮮,子然卻是外人,自然無需顧忌太多!”

最初在謀定的最有可能的兩個去處中,雖說李光澤並不看好朝鮮,可卻同樣無法忽視朝鮮的“優點”,現在既然外放朝鮮已成定局,縱是有再多的麻煩,也要想辦法克服。

“可,可這朝鮮終為外藩,這辦新政,要靠朝鮮人、甚至就連練新軍,也要靠朝鮮人,歸根到底,還是給朝鮮人辦事,如此一來,我等又焉能為朝鮮辦差?”

在眾人之中,譚嗣同的想法最是不同,畢竟他知道這辦新政也好、練新軍也罷,最終是為了另一個目的。

“攜新軍以自重……這練新軍,若是盡為朝鮮所用,朝廷焉能取你我之重!”

在譚嗣同借名道出了他的擔心之後,李光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