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仁川,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期日本——1894年(明治27年),海軍省的竹田少佐著手研究軍艦冒黑煙的對策,發現山口縣的“大峰炭山”(宇部炭鉱)出產的無煙煤粉,可以製作軍艦用的練炭。這被稱為“海軍的角炭”。因塊煤不便於軍艦用作燃料,所以日俄戰爭時期,除去進口高熱值威爾士無煙煤之外,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提議,在日本開設了生產高質量角炭的德山練炭製造所。
(好些天沒有回應大家於討論區的問題了,這一陣子事情太多,今天加班到現在,關於拼刺一說,小說裡有解釋——是為了訓練士兵的勇氣,敢於刺刀見紅的勇氣,刺刀無法擊敗坦克,但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至少在勇氣和意志上是頑強的,這恰恰是清軍所不具備的。
再就是辮子,主角身處的時間是1890年,不是1900年,更不是1910年,張之洞令主角蓄髮留辮,難道主角要說“不”,才能彰顯勇氣?然後走不成官場,改行去鬧革命?就是煽動革命,也得讓人家覺得你是自己才行吧!一個假洋鬼子領導大家鬧革命?百姓能接受?別忘了,地下黨更需要偽裝。
再說閔妃,1859年生人,31歲了,那會的朝鮮可不是現在的韓國,那個歲數……主角才二十來歲,妥妥的小鮮肉啊!ps: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求推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