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華之萬東,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時分,在華陽洞書院中的學生紛紛開始晨讀的時候,作為華陽洞書院山長柳重教卻於一大早來到了唐浩然的房間,認真的看了眼唐浩然,然後略點下頭。

“若唐君欲往廟中拜祭,可先於房中更衣!”

面對其準備好的三套儒袍,這儒袍與朝鮮儒生的儒袍有些區別,顯然是其特意準備的漢家衣衫。

面對書院準備的儒袍,唐浩然卻是沉默著,儘管他並不願意承認,但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幾日於書院之中,無時不刻的被這裡的氛圍所觸動著,他似乎明白了,為何晚清曾有國人云“往萬東者無人不泣”。

非但唐浩然如此,縱是隨唐浩然一同來此的韓徹、李涵二人,在過去三天間心情亦也是時而掀起陣陣波瀾,目睹著碑林中數千篇追思前朝、痛心華夏陸沉的文章、詩篇,百般滋味於兩人心間交雜著。

一襲淡青儒袍穿於身上瞬間,無論是韓徹亦或是李涵,只覺得那心臟猛然急跳,一種從未曾生出的情緒在胸間中瀰漫開來。

“這,這是……”

這是我們中國的祖衣!

喃語著,韓徹卻只覺得眼眶一熱,那淚水似乎就要湧了出來,而李涵卻感覺像是被人擒住喉嚨一般,甚至不能呼吸,看著身上這闊別兩百四十餘年的故國衣冠,那種複雜的情感在他的心間瀰漫著。

別說是他們,便是明知道自己此行不過只是為了利用這些朝鮮儒生的唐浩然,在穿上漢式的儒袍後,心思頓時難以平靜起來。眼眶微熱,雙目更是微紅,為什麼會生出這樣情緒?

那是一種凝固於血脈中的歸屬,對民族的歸屬,這種心靈上的歸屬感絕不是長袍馬褂能夠帶來。也同樣不是西裝所能帶來的,回過頭去看著身後的兩人,他們似乎也不比自己好多少。

“先生、大人……”

韓徹、李涵無不是顯得有些緊張,在他們的緊張中,唐浩然卻摘掉了戴著的假辮子,然後看著二人。

“知道為什麼來這嗎?”

看著與自己年歲相仿的三人。唐浩然反問一聲,韓徹沉默著,而素來沉默寡言的李涵,先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衫,卻在一旁輕聲說道。

“先生。我等是漢人!”

在他抬起頭的時候,衝著一旁並不大的鏡子看去時,那眉頭時皺時緊,突然他的視線投向那柄隨身攜帶水手匕首,那是水手於船上割纜的,自然極為鋒利。

“……”

在韓徹的驚喊中,卻見刀身劃過後腦,留了二十六年的辮子被李涵割斷了。

“大人。”

將斷辮扔在地上。李涵看著唐浩然認真的說道。

“現在,大人可帶我等去拜先帝了!”

一聲輕言、一根斷辮似乎意味著某種絕裂,有時候。一些話不需要去說,一些事物早已植根於人們血脈之中。

當唐浩然三人從房間走出時,柳重教以及柳麟錫三人臉色無不是微微一變,旋即神情又是一正,肅然而立的柳重教向唐浩然恭行一禮言道。

“唐君請!”

此時已經不需更多的言語了,有的只是一種肅然、一種凝重。今天的拜祭只有六人罷了,位於書院後方山頂的萬東廟最高處祠堂正寢三間。東西夾室各一間,前堂五間。寢閣與閣堂垂以簾,室內在祭祀時供奉明神宗和崇禎帝的靈位,在兩個牌位上貼白紙,上書“神宗顯皇帝神位”和“毅宗烈皇帝神位”。

一行六人進入廟內之後,首先看到一座石碑,只見碑上石刻著:

“嗚呼,函夏腥穢,九廟顛覆,天子之祠,寄降於稗海下邑、窮崖深谷之間,此天下之至變也。雖然使我東土義理則明,彝倫以定,以我當日君臣之志,上獻於先帝之靈,而永有辭於天下後世者,亶在於斯。其事微而其義深矣,彼拘拘以無於禮而擬於僭者,惡足以知之哉?”

碑上石刻文字間的痛心疾首之意頓時躍於一行人眼前,這隻令幾人心下無不是一陣感傷,從是先前懷揣著做夢之意的唐浩然,在進祠之後,神情肅穆的同時,內心亦越發恭敬。

唐浩然與韓徹、李涵三人莊嚴跪倒,稽首膜拜……祭臺上有書院準備著從國內帶來的土儀,這些祭品是特意從國內帶來的。

跪於神位前的唐浩然抬頭看著“毅宗烈皇帝神位”,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崇禎帝的絕筆,“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心有所思,眼眶頓時為之一熱,叩道時便於心間默誦祭文。

“惟永曆二四四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