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事業之母,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90年的上海外灘,還見不到多少壯觀的富麗堂皇的石質歐式建築,有的只是那種維多利亞式的紅磚樓——廉價且實用,此時的公共租界也好,外灘也罷,對於外國人來說,只是一個掙取財富的冒險天堂,至於將這裡建設成為都市——至少租界內的地產商人,現在還沒有這種眼光,更沒有這份心思。

一棟兩層高的維多利亞式紅磚樓,於外灘中並不甚顯眼,不過雖是不顯眼,可在三天前,當這棟曾屬於一家義大利洋行的樓房外懸掛起銅質的銘牌時,卻還是在上海租界引起了轟動——朝鮮銀行,看似不起眼,可對於壟斷上海銀行業的洋人來說,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聞——一家剛剛成立的東亞銀行闖進了由洋人壟斷的銀行業,儘管在東亞,日本早已成立了銀行,但其銀行經營僅侷限於日本以及朝鮮,而於上海,這個遠東的“金融中心”,卻是白人的天堂,而朝鮮銀行的冒然闖入,自然引起了轟動。

亦是在這家銀行成立的當天,一個大新聞再次震撼了整個上海銀行界——湖廣總督府將原存於滙豐的400萬兩海門衙門專款存入朝鮮銀行,單就是這一筆存款,就足以讓朝鮮這一家在眾行之中起步最低,難望各行項背。它的資本額甚至不及幾個有名的錢莊的“小銀行”,一躍成為一家“大型銀行”。

開業時的震驚歸震驚,但到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這是一家“小銀行”的事實,儘管在幾番爭取下諸如招商輪船局、紡織局等官辦企業先後同意將款子存入銀行,但作為銀行的經理。唐榮俊卻並未覺得壓力有絲毫減輕。

徐徐的夜風,吹拂著面頰。星光之下的黃埔江,那平平展展的水面,沒有一點波瀾。這與唐榮俊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反差,此時他正心潮起伏。凝視著窗外的黃埔江。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

時值深夜人聲靜寂,這世界好像就剩下他和伴著他眼前的黃埔江了。他想起了白天遇到的那位曾自己在滙豐銀行時的頂頭上司,竟斷然說道,中國人的銀行是不會辦好的。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唐榮俊的心,使他不由想起在滙豐銀行中的英國職員傲慢的神態,以及那些洋人們藐視的目光。甚至還有平素與洋商銀行打交道時遭到的冷遇和白眼……

而更重要的是——這家銀行對於統監府的意義——之所以將銀行開到上海、武昌,就是為了吸納國內的遊資,進而再以商業貸款的方式解決統監府以及公司面臨的資金窘境。

這些壓力和刺激使得唐榮俊他暗下決心:一定把這家銀行辦給他們看看!

現在的中國根本沒有銀行業,有的只是錢莊業,而銀行卻是現代金融之母。西洋諸國在中國開設銀行。吸納存款,發行紙幣,拿國人的存款借款給中國政府,進而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在滙豐銀行的工作經歷,使得他清楚的知道,外商銀行是如何一步步的掌控中國的金融大權。外商銀行透過對中國錢莊的操縱利用,以達到其控制中國金融的目的。洋商銀行透過收取錢莊的莊票、向錢莊提供貸款等方式同其合作,原本就沒有現代金融觀念的錢莊早已淪為外商銀行的“忠僕”。

眉頭緊鎖著。於窗邊沉思良久的唐榮俊回頭看著身後的趙傑,他是他從天津的花旗銀行挖來的助手,亦是現在的上海分行經理。

“玉勤。你看咱們應該怎麼辦?”

“總經理,而就現在的朝鮮銀行來說,銀行財薄力微,於上海根基尚淺,甚至同樣也談不上社會聲望,現在的朝鮮銀行於上海金融界的地位。更還不及一個洋商買辦。既沒有可作押借款的道契,也未取得像錢莊那樣與洋商銀行進行業務往來的資格。如果我行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在外商銀行與錢莊之間的夾縫中尋求生路。”

趙傑的回答讓唐榮俊微覺得詫異。好奇的問道。

“哦,那你說來聽聽!”

“總經理,外國銀行於上海等地之所以能夠立足,皆因當年髮匪之亂時,由於國內政局不穩,變故頻繁,內地的官僚、士紳等有錢人,多把資財轉到上海,存入租界內的洋商銀行,憑藉外國銀行在租界內享有的特殊權利,尋求對財產的安全保障,而後來人們亦發現相比錢莊,銀行存錢更方便,但銀行卻對其客戶有百般限制,其只願於大客戶打交道,而無意與普通百姓打交道,以滙豐銀行為例,其開戶限制為一千元,既然是外商銀行中限制最少者,開戶亦需五百元,如此一來,自然將大量客戶排斥於門外。而一般小商人及普通百姓,尚有許多閒散資金,卻只能存於家中,或寄存錢莊,非但不能生利,甚至還不為錢莊所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