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何為騙,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唐大人的國中之國又是什麼呢?或者說,他僅僅只滿足於一個國中之國嗎?
“……透過司法上的分治,確定國中之國的事實。”
蔡紹基將這四個字強調了一下。
此時,他的內心雖有些迷惑,甚至有些慌亂,但卻又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因何而激動,甚至就連他自己也沒有答案。思索片刻,他又接著說道。
“建國中之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這個國中之國,不僅僅只是司法的清明帶來的商業上的倡盛,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另一點——如何區別中國人與朝鮮人的不同。”
望著唐大人,蔡紹基小心翼翼的道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相比於唐浩然他來朝鮮的時間更長,對中國以及朝鮮都比唐浩然更為了解,而且就他個人而言,他夢想中的“國中之國”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制度上“國中之國”,而是一個象徵著未來與現代之地。
“哦?區別中國人與朝鮮人的不同?說來聽聽!”
唐浩然好奇的看了眼蔡紹基。自己的這個法務院院長還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開商港、建特區都是大事,可真正的大事是什麼呢?幾十座現代工廠是否意味著國家實現了富強?東方文明得到了振興?大人以為,什麼才是天朝上國的體面?為何大人要令衛兵保持儀容?”
蔡紹基的問題讓唐浩然先是一愣,他的眉頭微微一皺。
“令士兵保持整潔的儀容,是為了顯現……你的意思是。儀容整潔是文明與野蠻的區別!”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歐美白種歧視有色人種,恰在於此,儀容的不潔、城市以及鄉村的骯髒,就像這朝鮮即便是在漢城,空氣中亦瀰漫著一股惡臭。國內亦是如此,這亦是很多國人在租界住習慣之後,不願還鄉的原因。”
已經完全拋開雜思亂想的蔡紹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天朝上國的體面,正是透過衛生習慣上高朝鮮人一等。方才生出的一種天然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會令我們的人越發優越,而朝鮮人越發自卑,進而效仿我們……”
蔡紹基的話讓唐浩然整個人陷入沉思之中,正是這種優越感使得原本不習慣每天洗澡、保持儀容整潔的衛隊官兵,無不是主動的保持個人儀容,以維持對朝鮮人的那種“優越感”,如果放之於未來特區內的所有國人……
“確實。不過國人的衛生習慣啊……”
話語稍頓,唐浩然看著蔡紹基,先是一嘆說道。
“不過沒事。既然租界能做到,咱們就能做的更好!在制定特區法律條文的時候,可以借鑑租界的相關內容條款,到時候,咱們弄出一個真正的上邦之國來!”
二人對視片刻,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雖說想法好。但是眼下畢竟困難太多了,銀錢緊絀。技師缺乏,而且旅朝華商大都依賴貿易。現在口頭同意在這裡投資辦廠的商號不過只有十幾家,到現在除了一家火柴廠,這特區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活起來。”
說到這,唐浩然便長嘆了口氣,想法是好的,但現實的困難卻是無法迴避的。
“銀錢、技師都是困難,但最主要的困難還在於人。”
收起臉上的笑容,蔡紹基正色說道。
“最關鍵的還是人,有人,這港市才能活,有人,工廠才能有人做工,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
唐浩然鄭重其事的點頭說道。
“是啊,關鍵還是人啊。”
可不是嘛,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就像現在,特區也好、煤礦也罷,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但在內心深處,唐浩然並不願意強迫朝鮮地方官府幫助與地方僱傭朝鮮人務工,相比於朝鮮人他更願意招募薪酬更高的中國人來仁川或者平壤作工,在唐浩然潛意識中——朝鮮人是不可靠的,只有中國人才是可以信賴的。
“所以,咱們現在要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弄人過來!那怕就是騙!像西洋人騙華工一樣!”
“騙!”
這個字從蔡紹基的口中吐出,卻讓唐浩然一愣。
“你的意思是騙那些人來仁川,這樣未免也太……”
“子然,你也太拘泥了!”
蔡紹基失聲笑了起來。
“我說的騙,倒也不是那種騙,而是像西洋人那樣,廣設代理人,給代理人銀子,比如每招來一人,便給他們一元錢,至於工人的工資,可以許高點,然後……”
聽著蔡紹基所說的“連環騙”,唐浩然幾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