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由他們去吧,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義!”
放下手中的情報簡報,唐浩然默默的站起身,來回踱著步的他,最終還是停在窗邊,隔著窗戶望著屋外的結冰的小湖。
起義!
譚嗣同等人慾在杭州發動反清起義!
“……望弟能給予械彈支援,並派遣人員協助起義……”
譚嗣同要發動起義!
這不正是自己所希望的嗎?
可不知為何,此時,面對譚嗣同的求助,唐浩然的心底卻升湧出異樣的感覺來,不是因為其它,而是因為這場起義註定不可能成功。
固然於杭州發動起義可以達到轟動全國的效應,但杭州作為一省省會,又豈是數百起義者所能攻佔?
“源友,有杭州駐軍的情報嗎?”
說話時,唐浩然並沒有轉身去看李幕臣,在過去九個月間,作為統監府特別情報處負責的李幕臣除去培訓特工外,更多的任務卻是於國內發展網路,親自前往上海、北京、天津以及旅順等地建立情報網,儘管這一情報網不過只是初建,而且其中大部藉助公司的幫助,但成績卻極為突出。
在情報處的支援下,現在的統監府不至於像過去一般,無法掌握各類情報,相比於過去,現在情報處每天都會將一份“情報簡報”送至自己的辦公室前,從而令自己能夠直觀的掌握一切,並以些調整一些工作。
“大人,杭州駐防僅有綠營兵兩營,但城內滿城另駐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漢軍八旗4000人,由杭州步兵衙門統領。滿城內人口不下萬人……”
李幕臣連忙彙報道,這些數字並不是機密情報,而是所謂的“定製”。聽到有四千旗兵,唐浩然的眉頭便是一緊。
“復生他們有多少人?”
“不到200,另外他們已經開始於杭州附近策動會黨。預計參與起義者將不下千人!”
千人!
相比於另一個時空中的起義者,這個人數確實不少了,在另一個時空中,那些從事反清起義的起義者們少則只有數十人,多則亦只有數百人,千人算是“大規模起義”了。
“源友。對此你怎麼看?你覺得他們有可能成功嗎?”
“大人,我個人認為,縱是起義成功,亦將很快被撲滅,絕無擴大之可能!”
實際上李幕臣所引用的是情報處的多名分析人員的結論——起義絕不可能成功。
“……除滿城頑抗外。現在北洋水師主力集於基隆,據可靠情報分析其將護送五營淮軍以及一營英軍進攻硫球……”
英清聯軍進攻硫球!
至少在唐浩然看來,這種事未來也太過“怪異”了,硫球的日本守軍不過只有一個大隊,實際上縱是日本人自己都知道——甚至沒有一門岸炮的硫球是守不住的。而在等待半年多之後,生怕俄國人會打下東京,迫使日本簽下城下之盟的英國人,再在控制不住抑制俄國野心的**了。在駐華公使的遊說下,滿清終於捲入了這場戰爭,與英國人一道。按戰前雙方達成的協議,進攻琉球,恢復藩國。
只不這這個藩國只是名義上的恢復,英國會隨後於租借琉球,將其作為扼制俄羅斯向南擴張的前進基地,在另一個時空中。英國人選擇的是劉公島,但現在。琉球則成為其唯一的選擇。
“你是說……”
聽其提及北洋水師,唐浩然立即意識到希望的渺茫。
“大人。在琉球並沒有日本海軍抵擋聯軍的進攻,而且英國的“中國艦隊”亦派出多艘軍艦護航,一但杭州發生起義,清廷勢必將調動海軍鎮壓起義,一但淮軍陸師以及水師主力到達,面對陸海圍攻,起義絕無成功之可能!”
實際上這正是沿海發動起義的不便之處,或許於沿海發動起義有助於情報處向起義者提供支援,但在另一方面,同樣有利於清軍的鎮壓——其擁有絕對優勢的海軍,而起義者卻無法威脅海上的艦隊。
“那,以你的看法是,我們應該阻止這次起義?”
“大人,我們非但應該阻止,反而應該給予支援,我已經命令上海那邊將一千隻長短槍以及30萬發子彈運至杭州,同時還從特別經費中拿出了六萬元……”
“什麼!”
雙目逼視著李幕臣,唐浩然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說什麼,明知道起義不可能成功,為什麼還要推波助瀾,而更為重要的是,還沒有自己的同意。
“大人,這是您最初交待的職責,情報處除收集情報外,應對國內反清團體給予支援,並協助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