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一更,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好事,這充分表明大家對於總督的信任,但歷史的敏感卻讓唐浩然意識到其中的問題,或者說意識到了某種危機。
“這些公司的大小股東大都是公司的職員,還有相當一部分官員的家人亦是其股東……”
前者倒是沒有任何問題,但後者卻讓唐浩然品出了味來,什麼是官員家人,分明就是官員自身的投資,於統監府中任職雖說沒有品級,但在薪酬上卻倍於滿清,再加上主動邀請官員投資企業股票,只要將工資之半投資於企業,即可獲得數倍的收益超級兵王全文閱讀。
豐厚的收益與回報,使得府中公務員以公司職員樂意投資公司股票。這是一種利益的捆綁,甚至正因如此,在“清君側”時,大家才沒有表述反對,因為無論是官員也好,公司職員也罷,他們的利益早已同自己捆綁在一起,早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股票分紅以及個人薪酬,使得這些官員以及職員皆有一定的資本,原本他們的投資行為是不會引起唐浩然的注意,但猛然間幾乎所有人都紛紛投資墾殖公司的事情,卻讓他意識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而這種危機卻是源自於對歷史的瞭解,或者說歷史的教訓。
“……其實,這些人投資墾殖公司,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利益,相比於工廠的股票,投資土地的回報是長久的,可以說是世代相傳的,這畢竟是國人的習慣……”
唐浩然焉能不知這是國人的習慣,中國人一但有錢了,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置辦田地,正因如此土地才會禁錮財富兩千餘年,那些鄉下的土財主如此,怎麼這些見過世面的人亦是如此?
“……還有就是現在的大豆市場,眾所周知,自己貿易公司去年將東北大豆帶進歐洲市場後,這東北大豆便是供不應求的稀罕物,想提升大豆的產量,就必須擴大耕地面積,所以,這墾殖才會有利可圖!”
李光澤提及的另一個誘因,完全是因為去年,北洋貿易公司借俄國入侵日本之機,針對東北大豆出口銳減的情況,全面介入東北大豆市場。針對因出口日本斷絕,的東北過剩的數十萬噸堆積如山的大豆,北洋貿易介入後,便將東北大豆和豆製品運往倫敦試銷。
在北洋貿易的資助下,英國的研究人員對東北大豆考察和試驗以及比較,英國商人認識到用大豆榨油,在價格上便宜,豆油可以取代歐洲市場上的棉籽油、亞麻籽以及胡麻籽油,油渣餅亦可以作為高蛋白牲畜飼料,一系列的試驗結果引起了歐洲各國的重視,並進一步發現大豆在食品和化學工業方面存在廣泛用途,東北大豆一躍成為世界性的商品。
英國是第一個輸入東北大豆的歐洲國家,隨後迅速擴散至歐洲其它國家以及澳洲和美洲等地,歐洲各國利用豆油工省價廉的優點,經過提煉精製,取代橄欖油和棉籽油,充當人造豬油、人造牛乳的原料,普通豆油則用來代替亞麻仁油,製作油漆、塗料,也用來製造肥皂,豆餅原來只用作肥料和牲畜飼料,但歐洲商人又利用豆餅中豐富的蛋白質含量,用來製作豆粉,加在麵粉中烘製麵包。
相比於日本僅侷限於將豆餅用作肥料以及飼料不同,歐洲對於大豆的全面利用,迅速刺激了大豆的出口。那些壟斷出口貿易的公司職員以及制定政策方針官員又焉能不知,他們看到了大豆的市場,同樣也看中了東北這片未曾墾殖的處女地。
“……現在投資墾殖公司,是當下最時興的投資方式,投資幾萬元,就能獲得幾十萬畝地,再花上十幾萬元,便能墾出幾十萬畝良田,幾十倍回報率,焉能不讓人趨之若鶩?”
李光澤忍不住感嘆一聲,若是說統監府那種鼓勵投資的行為帶來了什麼弊端,恐怕就是官員以及職員不恥言利,當然這種利指的是合法經營所得而非貪汙受賄,當官員、職員紛紛投資墾殖公司時,李光澤卻看到總督府上下完全為阿堵物所把持的一天,利益早已同唐浩然結為一體的他,又豈能不擔心,如此才會不顧得罪府中上下官員的風險,在臨走前給大人提個醒。
“大人,這表面上大傢伙紛紛投資墾殖公司,是給府中解了難,畢竟這墾殖、移民是府中未來幾年要辦的大事,可若是讓他們這般辦下去,恐怕……早晚非成禍害!”
(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群:歡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續。)xh21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