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捅婁子,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14章

坐落於兩座青山間的漢城,是朝鮮的京城,相比於幾十公里外日新月異的仁川,這裡無疑是破敗的,尤其是到夏日時,城中淡淡的臭味,總是令人作嘔的,儘管在過去的一年間,統監府警察的出現以及清潔工的打掃,令城市整潔許多,但這一切卻是治標不治本。

除去宮殿與官員府邸外,這座25萬人口的大城就只有雜亂無章的簡陋茅屋,有時茅屋四周還佈滿垃圾池,朝鮮的小孩們整天聚在那裡。相比於在仁川鉅額的投資,除去勒令必要的街道衛生外,統監府幾乎不會往漢城投入多少建設資金,即便是有那也僅只是侷限於南別宮一帶,現在的南別宮一帶已經成為一片充斥著華式與西洋式建築的現代街區,居住生活著上萬名府中以及公司的職員以及他們家人。

相比於漢城的破敗,南別宮一帶無疑是最為繁華和富麗的,以至於每一個朝鮮人來到這裡的時,都會為其城市中的破敗與髒亂而自卑不已,正如當初的料想一般,一年前對於朝鮮人而言“天朝上國”只是一個熟悉的名詞,而現在,整潔的街道、乾淨的衣著這一切似乎又成了“上國禮儀”的代表。

當朝鮮人懷揣著自卑心笨拙的仿效著中華街的一切時,試圖學習這“上國禮儀”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在那座明式的南別宮中那群謙謙君子般的上國官員們卻正一點點的蠶食著朝鮮,蠶食著朝鮮的權力,令其在不自覺間將國家大權拱手相讓。

“現在朝廷那邊言官成天拿咱們這說三道四的,就連學生剪個辮子。也許那些個言官們給捅了出來,大人,若是再不想折,那些言官非得給咱們捅個大婁子不可!”

統監府辦公室內,煙霧瀰漫間。李光澤吐出這麼一句話來。

這聲抱怨也是矢有所指,指的是京城中的言官,那些言官們正一步步的朝著統監府逼近,儘管在過去的一年間,府中把大筆的銀子送到了言官們的面前,可那些新晉官員總懷揣著以彈劾揚名心思。

李光澤的話讓唐浩然的心思一沉。他陰著臉瞧著從京城傳來的情報,在過去的半個月間,言官們涉及統監府的上書多達十七份,其中既有指責府中跋扈的,亦有指責仁川勞工、學生不軌——剪掉了辮子。

幸好朝鮮遠離開大陸。若是知道府中的官員和地方上的警察中有多一半都剪掉了辮子,不知道會惹起什麼樣的軒然大波來。

難怪伊藤博文宣稱中國不足為懼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之事盡毀於言官清流之手”,老子在朝鮮挖個煤,他們都在那說三道四,若是在國內……現在唐浩然反倒是慶幸自己沒去臺灣,若是在臺灣,那些清流不定會給自己添什麼樣的麻煩。

雖說李鴻章上折給自己解釋了一番,把什麼勞工剪辮歸於工地疾病流行。校中學生是受洋人影響,勉強算是矇混過關,可誰知道下次他們會整出什麼么蛾子來。

“捅婁子!”

冷哼一聲宋玉新的那雙眼睛一眯。看著大人說道。

“既然他們想捅婁子,那不妨咱們先給他們捅大婁子,到時候,看看朝廷怎麼收這個場!”

“傑啟,您的意思是……”

看著宋玉新,唐浩然反問道。

“大人。我也是這麼覺得,現在光靠送銀子是不成了。不知多少新晉清流想借彈倒大人揚名,既然不能忍。那咱們乾脆就來一個釜底抽薪!”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意識到朝鮮可能會對府中下手之後,李光澤與宋玉新便開始商議起對策來,

“除去先前定下的攜俄以自重之外,那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捅婁子,捅出一個除了咱們,誰也收拾不了,也沒有誰敢接的大婁子!”

“說來聽聽!”

唐浩然立即便來了興趣,他從來不介意給滿清捅婁子,更何況那些個婁子無不是與自身有利,既然能保住自己的權力,捅個婁子又有何妨。

“量田!廢除賤籍!”

李光澤的聲音並不大,但若是傳出的話,卻不亞於一場地震,足以震動整個朝鮮。而這兩者卻是府中早已雄心勃勃計劃推行的政策。

他口中的“量田”指的是的全國土地丈量工作,聘請外國的測量人員,依據西洋式方法丈量國土,並依據丈量的結果重新授予地契。這是進行朝鮮土地開發的前奏,在進行土地丈量的同時,還對朝鮮境內全部的山林、礦產、水力等資源進行調查。

至於後者,朝鮮的賤民包括奴婢、娼妓、專職工匠、屠夫、巫師、某些僧侶和某些地區如平安道的所有百姓以及他們的後代。朝鮮王朝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