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章 手腕,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連綿數日的大雨,將北京城的空氣洗得乾乾淨淨,清清亮亮的,只令那到了夏日便臭不可聞的空氣中難得的帶著些清爽,全不見夏日的悶燥與刺鼻的臭味。

而就在這清爽的天氣裡,李鴻章進到了宮裡,沒有去見皇上的,先前內奏事處已傳懿旨:太后召見李鴻章與恭王。在寧壽宮外,兩人匆匆見面,談不到幾句話,已經“叫起”了。不過實際上兩人根本也談不了什麼,而且昨個李鴻章透露出那句話後,還不待恭王做出反應,那邊軍機處便接到了其它七督的電報。

那幾份電報的到來,給恭王造成的打擊,甚至不遜於李鴻章話裡透出的意思,縱是精明如恭王在接到電報後,頓時也都有了想要歸山的念頭,之所以會生出這種念頭來,卻是因為七督的電報裡雖說皆未明說要“八督議政”,可那電報裡的意思,卻是在逼著朝廷表態,逼著朝廷讓權與地方,與總督們議政。

這不,昨個他與一干王公在宮裡頭呆了三四個鐘頭,饒是平素眼睛一轉便生出幾個主意來的恭王,昨天也是沒了主意,可再沒主意,這李鴻章都要見,他可是八督之首,甚至恭王相信,這七督的電報之所以在他前腳來,後腳到怕還是出自他的安排,換句話來說,唐浩然或許開了一個頭,但李鴻章這“棄主之人”卻把這戲唱了下去。

雖說明知道李鴻章的打算,可無論是恭王也好、醇王也罷,縱是慈禧也沒人敢提什麼“擒賊先擒王”之類的話語,反倒是如喪考妣主張安撫。有些道理誰都明白。若是他們當真擒了李鴻章,這大清國不出兩日必定亡國,且不說葉志超會如當年吳三桂一般放唐逆進關,就是天津等地的淮軍便能攻下這京城來。

而在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這朝廷的將來完全存於李鴻章的一念之間,過去朝廷一念能奪其官位,而現在,李鴻章一念卻能存廢大清,地位的轉變著實讓恭王等人心有不甘,但縱是不甘又能如何?現在大清國除了靠李鴻章。誰也靠不上。

進殿先看慈禧太后的臉色,黃紗屏掩映之下,不甚分明,只聽得慈禧太后微微咳嗽,聲音發啞而低。李鴻章凝神靜聽著,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當真如過去一般有著屏營戰兢之感。可在內心裡,李鴻章卻發現自己的心態卻與過去截然不同,過去每每入宮當真是憂心忡忡,而此時入宮,雖有戰兢之感,但又倍覺輕鬆。似乎這戰兢之感完全只是長久以來的習慣而已。

想通這點後,已經由“臣子”邁向“權臣”的李鴻章那因年歲和習慣而微微躬起的脊樑也不禁挺了起來。

這一幕未嘗一絲不落的落在慈禧的眼中,不過她倒是沒有惱。反倒變得更加冷靜了,把持朝政這麼多年的她又豈不知這個時候惱也好怒也罷,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眼下最當緊的是把李鴻章拉回來。

“現在國事艱難,多虧了李鴻章您,這祖宗留下的江山才不至從我這孤兒寡母的手裡丟了。”

慈禧太后一開口。便如過去一般似在透著可憐,全如一般婦道人家似的。

“雖說我讀書不多。可瞧著史書上卻寫不盡的這孤兒寡母的守著天下,被旁人奪去的。你們漢人說的宋朝,那不也是大周朝的孤兒寡母禪讓給趙宋的嗎?”

跪於地上的李鴻章此時已經意識到今時與往日的不同,往日太后會先詢上兩句,然後便賜座,而現在非但沒有賜座,甚至還提什麼周朝,柴氏,趙……想通這一點,李鴻章的心思一沉,頓時露出誠惶誠恐之色來。

“是!”

雖說不知太后是什麼意思,但瞧著誠惶誠恐的李鴻章,恭王便於一旁應聲附和道。

“趙宋江山確實是由柴周禪讓。”

跪在地上的李鴻章這會才真正體會到那種戰兢之感,在進宮之前他曾設想過無數種可能,可絕對沒有想過那手腕老道到即便是他自己也為之佩服的太后,居然會在他的面前如一般婦道人家裝起了可憐來。這倒是讓他原本滿腹的打算頓時都化了空,只得裝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李鴻章,你說這唐浩然領著十萬虎狼之師,欺負起我這孤兒寡母的算什麼本事?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難道他唐浩然當初就沒受這朝廷的恩惠嗎?”

這下該李鴻章犯起難來,這話該如何說?對於一生皆將忠義道德視為信條的他來說,現在慈禧這一招恰恰是卡住了他的命門,表面上的慈禧說的是唐浩然,實際上指的卻是李鴻章和其它七督,她甚至都沒有說其不忠,而是言其不義、不仁,換句話來說,她說的是德,暗指李鴻章和其它人的“德行之虧”,這暗喻如何能不讓李鴻章老臉一紅,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