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掣肘之人,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04章
順著屋簷滴下的噝噝作響的雨滴聲於書房外迴響著,書房內靜悄悄的,氣氛顯得有些奇怪。
今天天津下了一場小雨,在回到家中時,李經述的頭髮已沾上不少雨滴,濃密的黑髮被雨打溼,冰涼的雨滴從他的髮尾滑落,經由他的頸後,墜落至衣領間,而他看著沉默不語的父親和端著茶杯喝著茶的兄長,張張嘴,卻是沒能說出話來,此時的他,心底甚至有些失望——在他回到家後,父親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便再無關切之言了,儘管兄長依然關愛如往,但畢竟……
沒有書面上的信,甚至沒有讓回到天津的經述帶過多的言語,不過只是一句“中堂大人一切安好否?”,這句話瞧著簡單,可在這句話的背後又透著什麼意思?
基於對唐子然的瞭解,李鴻章深知,他是在和自己打啞迷,這個安好否問的是他現在是否如願以償,嗯,差不多吧!若是唐子然在他面前,李鴻章或許會半嘲半諷的說“承你的情,一切尚且安好”,承情?開什麼玩笑,他唐子然可是把大傢伙的腦袋都推到了刑場,若不是朝廷沒有依持,不定這會大家的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一說。
好了,現在唐子然把經述放回來,那就是告訴自己一個事實——大人您如願以償了,該保著小的那點兒小小的要求了。可問題是……他要什麼!
這才是李鴻章現在最頭痛的,一方面,他需要保住唐浩然,以其為器。把朝廷的臉面撕下來,在將來亦需借其為用,提醒朝廷還有一“二百五”在一旁盯著,從而令其不敢輕舉妄動。而在另一方面,李鴻章卻又不願其做大。畢竟,現如今,有能力挑戰北洋的,也就只有唐浩然的朝鮮軍。
朝鮮軍絕不入關內一兵一卒?
所謂的承諾不過只是個笑話,將來朝鮮軍改個名頭,還是朝鮮軍嗎?玩弄了幾十年文字的李鴻章又豈不知那文字遊戲如何玩弄。最關鍵的還是實力,現如今大清國沒人能在陸上製得住他唐浩然,縱是淮軍……當年剿滅太平軍和捻軍的時候,淮軍全部都是進口的洋槍,其他部隊都是鳥槍。太強,所以顯得淮軍很厲害,是謂無敵也。
可這種所謂的無敵,現在卻全被唐浩然的朝鮮軍給撕了下來,實際上,在“收復”琉球的過程中,日軍不過一個聯隊的駐軍,就曾給淮軍以深刻的教訓。十營淮軍竟然被其追著打,若非袁世凱的一標臺灣新軍救援急時,這大清國的面子。怕真丟到外國去了。
可不待李鴻章反思十二營淮軍於琉球面對西洋軍制的日軍時低劣的表現,這邊唐浩然卻動起了手來,在琉球的時候,十二營淮軍面對的不過只是臨時編成的一個缺槍少炮的聯隊,尚被其用刺刀衝鋒追著打,而現在需要面對的卻是唐浩然的十萬虎狼之師。
十萬虎狼之師!
唐浩然過去有沒有這麼多兵。李鴻章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現在他手中肯定有這些兵,甚至可能遠多於此——僅被其俘虜過去的淮軍、奉軍、毅軍等兵勇就不下五六萬之多。收降從來都是擴充實力最快捷的法子。當年他李鴻章能收降髮匪、捻匪,今天他唐浩然自然能收降淮軍。
這新軍……非練不可啊!
不練新軍,淮軍則不足為憑,那邊他已經授意袁世凱於臺灣練一鎮新軍,甚至將琉球的十二營近七千淮軍悉數調於其麾下,供其加以操訓充實臺灣新軍。可問題是在新軍練成之前,誰人能擋得住他唐浩然的十萬精銳?
朝廷自然希望李鴻章去擋,就是各地總督恐怕亦希望如此,可對李鴻章來說,當下最緊要的就是保持實力,從而保住這“天下第一督”之位,若是說過去,這“天下第一督”靠的是名,那麼現在就需要靠“實”了,唯有實力才能讓這北洋衙門於他日立於不倒之地。
亦正因如此,他才不能容唐浩然坐大,如若唐浩然坐大,那麼到時候,對北洋絕不是件好事?養狗是好,但不能傷著主人,長時間的思索後,李鴻章抬眼看著神情顯得有些緊張的李經述,注意到其臉色中的異樣,心知兒子性格柔弱的他便輕聲詢問道。
“經述,以你看來,唐子然所要為何?”
所要為何?
被父親這般一問,李經述不禁一愣,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以,以孩兒看來,唐子然所謀者,絕非關內,”
至少現在還不是,在心底補充一句,李經述的話語稍頓了頓,看著父親深吸一口氣,然後認真的說道。
“以孩兒之見,其所謀者,定是東三省!”
東三省,儘管現在東北盛京、吉林、黑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