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漢城,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李經述,現在差不多是時候開出自己的報價了。
“東北!”
李經述驚詫的望著唐浩然。
“東北,那,那可朝廷的龍興之地,朝廷是斷不會……”
“斷不會如何?”
唐浩然搖搖頭,李經述還是太過年青了,現在他反倒是希望能夠同李經方打交道,如果是李經方的話,他會怎麼說?
他也許會說……“你先打下來再說,等到你打下東北,朝廷自然也就說不出話來了”,甚至,他還會唆使自己進攻京城,以確保朝廷作出讓步風雪傾城gl。
不過,現在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想法罷了,畢竟同自己打交道的是李經述。
“朝廷斷不會接受又能如何?現在府中已經於解放區建立了民政廳,而在許多地方許多鄉紳、市民、貧民,更是自願向駐朝軍請求保護,百姓代表懇請軍隊寬大施恩。垂憐拯救百姓於流離之苦。”
提及對東北“解放區”建立的民政體系,唐浩然神情中不禁顯露出一絲得意,對於東北地區的民政管理,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統監府的一場考驗,或者說是等同於進京會考前的一場“考試”。直接考驗著這兩年,統監府在民政方面仿效西洋建立的現代民政體系,甚至於朝鮮亦不過只是進行某些嘗試罷了。
只有在東北,才能真正嘗試推行現代化的民政,從而為將來對全國的統治打下基礎。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東北的人口不到700萬。雖是地大卻人煙稀少,有比這裡更合適的“民政試驗場”嗎?在中國沒有比這裡更適合進行變革的地區,再加上東北豐富的資源。十年後,東北甚至將是自己揮師南下的根本地,朝廷不會?與自己有關係嗎?
“朝廷是斷不會同意由將東北龍興之地讓予你!”
面對唐浩然的反問。李經述深吸一口氣,盯著他繼續說道。
“畢竟,無論如何,朝廷總需要顧著那點面子!否則……”
朝廷的面子!
冷冷一笑,唐浩然看李經述冷笑道。
“這一次,我就是要扒掉朝廷的面子,非但我要扒,恐怕中堂大人……”
雖說做不到走一步算十步。但從丟擲那個“八督議政”以離間滿清朝廷與地方漢臣信任的那一刻起,唐浩然就知道,一但漢臣們為了自保選擇“議政”。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扒下朝廷的臉面,他們的官位才能做的更穩當。
正如歷史上,庚子之禍把滿清朝廷的臉面扒了下來一般,若非李鴻章、劉坤一等淮湘權臣相即離逝,加上張之洞拱手讓權晉身軍機。那滿清朝廷又豈能堅持十一年,不過雖是如此。地方坐大的現實,卻又是滿清朝廷無法逆轉的。當他們試圖逆轉的時候,辛亥革命隨即爆發了。
現在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朝廷的臉面撕下來,縱容其它八督坐大,有了那八大總督的互相牽絆,自己至少在未來十年內,不需要擔心滿清朝廷,至於八大總督是否會互相攻伐,從而導致內戰,唐浩然反倒是充滿了信心,這些讀書人出身的總督斷不會如此,至少於他們心中還有那麼點信仰。
話再說回來,不還有一個朝廷在嘛!
“中堂大人也是想要把朝廷的臉面扒下來的!”
唐浩然的話只讓李經述無奈的苦笑,苦笑之餘卻又不住的搖著頭,最後盯著唐浩然說道。
“子然,過去他人只道你長於西學,而不擅為官,可今日……”
話聲稍稍一頓,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經述依然將面前這個與自己年歲相仿的青年視為朋友。
“世人必皆知,這世間最擅長為官者便是你,縱是家父亦嘆之不如!”
用一招通電把八督逼到欲為忠臣而不能的地步,如此之人又豈不擅於為官,但李經述的評價換來的卻是唐浩然一陣大笑,只見他笑說道仙界獨尊全文閱讀。
“仲彭,我若是會為官,又豈會走到今天這步?”
那是因為他從未想過要去當官!
如果李鴻章聽到唐浩然的這番話語,一定會於一旁如此說道,只可惜李鴻章並不在這裡,實際上對於唐浩然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他與李鴻章勉強可以算做知已,至少算是半個知己。
“仲彭,這兩日會有一艘船駛往天津,如果仲彭你願意的話,可以前往仁川乘船迴天津,不知兄意下如何?”
“啊!你會放我?”
李經述詫異的瞧著唐浩然,打從其起兵反對朝廷後,他可都覺得自己就是一人質,每每想到他全以自己為質,勒索父親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