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事務新官,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疑相比任何清國官方機構而言,朝鮮統監府都是一個極為現代的官方機構,其官員任用並未沿用清國舊式以文章擇員的科舉制度,而是引入了西方式的現代文官制度。但這並不是其最大的不同,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機構的龐大,在過去的二十個月間,統監府從一個官員不足200人的機構,膨脹為超過1500人的機構,而在各地地方事務廳亦有超過1000名官員,這甚至還不包括一支超過7000人的警察治安機構。即便是用西方的眼光來看,其官僚機構亦可謂之龐大!
儘管如此,在我旅行期間所接觸的每一名統監府事務官都異口同聲的說道——事務官員太少,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每天都加班至深夜以完成自身的工作,而統監府設立於漢城的中國政治學校亦正在以每年培訓700至1000名事務官的速度培養著各級事務官……”
《朝鮮和她的鄰居》伊莎貝拉?拜爾德
沿著慕華街一側人行道走著的騰野次郎偶爾會把視線投向路邊去年栽下的法桐,此時他整個人只顯得神采奕奕,甩著雙手,昂首闊步的走著,鼻樑上架著的方框眼鏡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腳上的皮鞋鞋根的護掌與人行道的馬牙石接觸時,總會發出“噠噠”的響聲。
儘管戴著眼鏡,可是他的身上卻見不到讀書人的柔弱,個頭不高的他,骨架顯得很是粗壯,在日本時。他很喜歡摔跤和空手道,甚至在德國留學時,亦未曾放棄練習。所以想比之下,他全不像是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讀書人,而像是一名軍人。
現在的他之所以顯得神采奕奕。卻是因為接到了一份工作通知——統監府經濟統制委員會的工作通知,經過筆試和麵試之後,他成為委員會聘請的第一名日裔事務官,這讓他整個人顯得極為興奮,畢竟師從於德國曆史學派經濟學者的他,能夠直接的研究朝鮮推行的統制經濟。
“終於到了!”
遠遠的看著那棟西洋式樓房。騰野次郎連忙加快了腳步。
從去年十一月,經濟統制委員會便搬出了越來越擁擠的統監府,搬入統監府對面的一座西式的三層樓房,這棟西式樓房甚至是整個朝鮮最為“高大”西洋式建築,雖是如此。隨著委員會不斷增加的事務官員數量,其辦公場所依然顯得有些擁擠。不過這棟顯眼的西式樓房,卻總是極為顯眼。
但現在這座三層西式洋樓,於統監府中的地位卻一日甚於一日,甚至亦引起許多西洋人的注意——其日益成為朝鮮經濟的主導,歷史上第一次,由一個部門統制計劃著一個地區的商業經營,以至於上千萬人的日常生活皆將受其統制。
在經濟統制委員會的大門處。遇見了一個門衛,騰野連忙深鞠一躬。
“您好!”
“啊!”
門衛受寵若驚的連忙鞠躬回禮。
“您好!”
來往進出的人偶爾會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騰野,那目光中彷彿都是說:這傢伙是怎麼回事?怎麼向一個朝鮮門衛鞠躬。可對於騰野來說。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也許幾個月後,他就是一個沒有祖國的人了。
傲慢?
中國人是不會接受傲慢的日本人的,所以他需要儘量放低姿態,在委員會內爭取友誼,並在競爭中獲得晉升。作為統監府的中層官員,理想。信仰,什麼才是為之奮鬥的動力?或許吧。但一如所有的人一樣,一但成為官員,晉升便是每一個人夢想,而統監府的晉升機制嚴謹卻甚於英德等國。
在透過大門的時候,有一個掩於樹蔭後的網球場,聽到那兒傳來輕快的擊球聲,現在正是中午,在食堂中用過午餐後的事務官們會在球場上運動一下,不過絕大多數人總會一直到深夜,都會在那激烈的爭論、學習和工作。
來到後院統制廳兩層的紅磚樓房前,透過各個辦公室的窗戶都可以看到房間裡堆著檔案,各個檔案架上都堆得滿滿的,有的房間內檔案堆積如山,在堆積如山的檔案中,總有不斷進行計算的事務官員,似乎每一個人都非常忙碌,在他們的桌邊,還擺放著搪瓷飯盒,也許,他們還沒有用過午餐或者只是在辦公室內草草的吃上兩口。
“咚咚”
站在統制廳廳長辦公室門外,敲了敲門,門內傳來一個聲音。
“請進!”
推開房門,並不算寬敞的辦公室的一側是一加伸至天花板的書櫃,書櫃中有許多書籍,只是掃視了一眼,騰野便看到了十幾本德國曆史經濟學派的著作以及其它各國經濟學著作,無一例外的都是原文書,顯然這是一個至少精通英語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