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失敗(為新書求推薦),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雖然是江南,但晚秋的清晨還是顯得有些清涼。天空泛出魚肚白,早起的鳥兒已開始鳴叫起來。在那古老的城牆上那鐘樓依如往昔一般,再一次敲響了鐘樓,低沉渾厚的鐘聲在城市上空久久迴盪著。
隨著天空漸漸通亮,城外鐘聲敲過之後,整個城市甦醒過來。城裡的房屋鱗次櫛比,一個緊接著一個,一片緊接著一片,雖高低有別新舊不一,卻都是一樣的顏色,從遠處望去青灰色一片。
似乎相比於過去這座小城,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卻能夠體會到與過去的不同。現在那些女人們再也不需要忍受著異味端出馬桶將其放在門前,等待著掏糞工將其收走——去年,舊城區下水道的築通,淘汰了城外的糞場,同樣也淘汰了百姓家中的馬桶,當然,初時居民們並不樂意,就像對自來水的牴觸一般,但在衛生警察的介入後,水井被填封,木馬桶被沒收,人們縱是不願,也只能接受傳統生活方式的改變。正如同衛生警察不定期的檢查居民家居衛生環境,為了應付檢查,他們總是會將家裡家外打掃乾淨,以避免掃街的懲罰,習慣一但養成,便會一直延續下來,司空見慣了,大家自然也就習慣了。
當然,還有小孩上學,從五年前開始,當第一所國民小學堂於城隍廟中開辦之後,那些從北方來的教員,便在警察的陪同下逐戶上門通知——所有年齡在14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上學,這是強迫的,無論男孩女孩,不上學的話,父母會被課以重罰。初時有人不當成回事,可隨後,隨著多人被警察局逮捕,老百姓終於知道,原來讀書也是可以強迫的。
無論是否適應,在過去的六年裡,人們總是在不斷的適應著,適應著生活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都是由官府強加的,也正是這種強加,使得人們正在養成新的習慣,也使得這城市出現新的變化,比如那寬達的十米的主街,還有街道兩側的路燈,現在,對於城中的人們來說,他們已經適應了這些變化,正如同他們適應了每晚路燈點亮城市的一幕,許多事情一但成為習慣,就很難改變。
正如同此時,那些排著隊往學校走去的學生娃,已經不再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對於城中的市民來說,這些早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站在學校的門邊,作為校長的程希遠看著學生們排隊進入學校時,臉上總帶著笑容,每當學生們向他鞠躬問好時,他也會微微鞠首歡迎他們來到學校,做為校長,每天,他都會在校門處等待著他的學生。
六年前,以童生的身份進入市速成師範學習——當年數以百萬計的童生、秀才,大都進入師範,這是在廢除科舉後,朝廷於所有人的最後一次安置。於師範畢業的他參與創辦了這所學校,現在,曾經的同僚們大都已經調往其它學校,只有他還留在這裡,作為校長管理著這所學校。
對於學校裡的學生,程希遠總有著很多的期待,儘管這只是一所四年制的義務初小,但去年,超過八成的學生考取了高小,而其中六成選擇繼續就讀,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比例,畢竟從全國來看,即便是在城市中願意繼續讀高小的比例也不超過30%。畢竟高小雖然仍免除學費,但其並不是強迫的。
“只要他們中間,能再有三成的人願意讀初中,然後……”
當然,程希遠非常清楚,這是不可能的,與高小的免費不同,中學教育是收費的,除非學業優秀者會給予免除學雜費外,每年需要二十元的學費,雖說現在的工薪家庭每個月也有幾十元的收入,但不是每個家庭都願意掏出這筆錢,貧民階層就更有心無力。況且,孩子上了學,家裡還少了一個人幹活不是?
想到這,程希遠不禁想到去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十幾名學生,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貧民階層,原本,他們的家長甚至都不願意讓他們繼續讀書,作為他們曾經的校長,他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去遊說他們的家長,但是,明年呢?明年他們高小畢業之後呢?
“哎……”
長嘆口氣,心知這些事情已經不再是他所能問及的程希遠,看了下時間,在時針指向八點的時候,他便進了校園,校工見校長進校,連忙關閉學校的大門,再有學生來,便算做遲到了,要留堂打掃校園衛生作為懲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