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章 紛亂起(為新書求推薦),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書不易!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機會!

任何一次改朝換代總是充斥著這樣那樣的機會,同樣也充斥著這樣那樣的投機者,而對於任何新皇朝而言,對於這種投機者,無疑是歡迎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這樣的投機者,才使得新皇朝的更具“合法性”。

當然對於弘武元年的中國而言,“新朝的合法性”問題從來都沒有人質疑過,畢竟新皇朝是在推翻滿清奴役、匡復中華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皇朝沒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相比於關內各地過去十年新政中,更為激進的、銳意進取的改革的推行,新稅制以及禁菸、教育等事務的推行,甚至還有對從龍之臣們的冊封,諸如此類的問題,總是會引起來外界的關注。

不過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並不關心這些,甚至就連同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剪辮易服,也是順其自然的接受,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尋常百姓並沒有多少抗拒,對於他們來說,改朝換代更多的只是換了個納稅的主子,

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一些百姓還以為的這國,還是那大清國。不過,不過變化總是有的,比如說那些騎著高頭大馬,穿著新制官衣從北方南下的官員——這些官員,大都是來自東三省的民政官員,在地方總督交出權力之後,上萬名東三省的民政官員被抽調南下,他們並不是僅僅只是取代南方的官員,而是協助那些人,建立新的更為現代的行政體系。

很久沒有騎馬了,坐在這匹體高超過1.5米的東北馬上,這種馬實際上是東北騎兵淘汰的軍馬,東北騎兵軍馬標準體高為1.6米,可在南方這種“稍顯低劣”的東北馬卻顯得很是高大神駿,望著恬靜蕭疏的曠野。身穿黑色短呢大衣的楊度胸中頓生一股豪情,兩腿將馬肚子一夾,左手在馬屁股上猛地一拍,那馬立刻揚起四蹄奔騰起來,青石板上發出急促清脆的馬蹄聲。耳畔風聲呼呼,眼前田舍飛逝,自離開歸德鎮以來,楊度似乎很少有這樣愜意過了。

十年前,剛剛考取秀才的他,面對“壬辰之變”的鉅變,他並沒有選擇繼續會考,而是做出了另一個選擇——考入中華學校,而後又考進了東北大學,十年的時間,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法官。

而現在,在東北統一全國之後,他則被任命為湖南第三巡回法庭的法官,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就是所謂的“衣錦還鄉”吧!想到曾經的故友看著自己時滿面的羨慕,楊度的心底不由的暗自有些得意。

前面遠遠地現出一座石峰來。那峰壁立千仞,真像是神仙用斧劈開似的,褐色的岩石縫裡間或長出幾株倔強的小松樹,給拔地而起的山岩增添了幾分生氣。石壁下有一條兩三丈寬的小河,時至秋天,山水枯竭,河中只有一條窄窄的流水。水邊銀白色的細沙,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幾隻細腳長頸的鷺鷥在沙岸上悠閒自在地徘徊著。

瞧著眼前的這山水,楊度看在眼裡,贊在心頭:真是一塊地靈人傑的好地方,怪不得這裡出了譚嗣同!

楊度之所以會來這裡,只是因為一個原因——這裡是譚嗣同的家鄉,作為本區的巡迴法官,他本來沒有必要來此,但在多年前,他卻與譚嗣同有過一面之緣,所以在譚嗣同下葬之後,無論如何,他都要來拜會一下。

楊度正要下馬問路,忽聽得馬後傳來兩個人的對話:

“聽說三嫂子來祭丈夫,哭得暈倒過去了。”

“可憐啦,整整十三年!三公子可是十三年沒有歸家啊!……”

“哎,現在這人是回來了,可回來的也不過就是屍首……”

“三公子……可惜了,可惜這等英雄了!這不,正是送冬衣的時候,我也是來祭奠三公子……”

楊度扭過頭去,看見兩個二十幾歲書生打扮的人在邊走邊說話,手裡都提著一個竹籃子,裡面放著一些錢紙線香和月餅。他知道他們也是去譚嗣同墓的,便有意將韁繩牽緊,讓馬走慢點。一會兒,兩個書生走到前面去了,楊度跟在他們後面。走了兩三里路後,書生向右轉彎了。這是一條長滿野草的小路,不便騎馬,他下馬牽著走。

沿著小路走不多久,眼前兀地現出一個又高又大的石墓,這墓據說是皇上出錢興修的,反正不是譚家修的。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