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心思浮動,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02年的大連,從正月起,就和東北一樣,早已經像座噴發著烈焰的火山一般,喧囂而沸騰,燃燒的空氣融化了世間的一切,那種從未曾有過的狂熱,在這個地區的上空瀰漫著。

在一夜之間,“國民”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詞,便傳遍了東北的每個角落,而更為重要的是,人們體會到了那種陌生的,只存在於史書上的驕傲。

面對俄羅斯這個堪稱是“西洋強者”的世界上最大國家,被看做是弱者的、甚至都“不是一個國家”的東北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卻主動發起了挑戰。在中國人開來無論如何這次是毫無勝算的。

甚至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許多人都覺得總督大人瘋了,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衝過去一打,居然屢戰屢勝,東北的3600萬民眾一下子就忘乎所以了,一下子被這勝利衝擊的有些不著頭腦了,中國人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民性的亢奮。

怎麼不是這樣呢。

在此之前中國人從未有過“國民”的體驗,生活中毫無國家的概念。他們只是某個村落最多是個地區的居民而已,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所謂的“皇帝”不過只是“殖民統治者”罷了,對於他們來說,漢人皇帝也好,滿人皇帝也罷,不過只是一個交稅納糧的主子罷了,至於誰當皇帝與他們何干?

正所謂“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但早在東三省總督府創辦之前,東三省總督就有目標的引入了在歐洲被稱為“國家”這一十分現代的觀念,同時又借鑑歐洲的“民族觀”引入“華夷之辯”以樹立國人的民族觀。

東三省總督府為了給國人灌輸國家和國民的觀念煞費苦心。因此想培養出---中國國民。而這一觀念,實際上就是灌輸“忠義觀念”,這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思想。只不過相比於舊時的“忠義”,此時的“忠義觀”更多的加入國家、民族等事物,當然還有“行為恥感”的灌輸。這一切或是主動或是被動的灌輸,在一點點的影響著東北的民眾。

東北與內地的任何省份不同。這裡的居民有限,在過去的十年間有超過3000萬內地人移居東北,他們的移民培訓營以及移民點接受系統的“國民改造”,而這些接受了國民教育的人們此時正當壯年。

而現在這場戰爭就是把這些人送上了戰場,而更為驚人的恐怕還是連戰連勝。這樣的國民性亢奮就是以實物的形式向中國人展示了國家和國民到底是什麼概念。

雖說是戰爭,卻也不像舊時史書上的戰爭那樣會使國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的地步。儘管政府承擔著鉅額的戰費開支,但是民眾卻沒有感受到稅收的壓力,當然這是得益於東北經濟統制以及數億畝公有耕地收取的諸多的隱形稅——每年十餘億元的“隱形稅”不僅支援著東北的工業建設。同樣也支援著這場戰爭。

在戰爭爆發之後,數以百計的新聞記者從前線發來了最直接的報道,在冰天雪地裡,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如果啃著像肥皂一樣的餅乾,在冰天雪地中作戰,而且在遠東的嚴寒中,他們如何忍受著刺風的寒風行軍作戰著,和古代打仗沒什麼區別。

在國內的人們看起來,這樣的戰勝場景,也被想象成漢唐時的那些英雄豪傑們的傳奇一樣。就像歷代的先賢英烈一般,這種武勇喚醒了人們心中隱藏著的榮譽感,民眾願意為此瘋狂。。當然瘋狂的前提是勝利

在這個夏天,在近六十萬俄軍被重重包圍的時候,陸軍奪取伊爾庫茨克的重大勝利已傳遍大連,傳遍東北以至全中國的各個角落。瘋狂的人們擁上街頭、狂歡勁舞,喊聲震天。街道、廣場、公園,人潮湧動,彩旗飄揚,滿天花紙伴著震耳的爆竹聲到處飛揚,到處都是日月旗的身影。

此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沉寂兩百多年的有關種族與國家的優越意識。再一次在人們心中瀰漫著,已使得整個東北。甚至整個民族都陷入一種對戰爭的瘋狂崇尚之中。雖然前線的傷亡在不繼的增加,儘管戰費開支高達十數億元,但是報紙上戰爭宣傳和對英雄的頂禮膜拜,又使他們對這場戰爭投入了驚人的熱情。

一位正在大連的美國記者目睹此景,他不禁驚訝萬分,他甚至很難想象,這些人是中國人,甚至在他在發回國內的報道中寫道:

“曾經,我們都以為中國人是麻木的,但是東北卻鑄造了另一種中國人,他們用嚴格的法律與懲罰將那種麻木變成了呆板與機械,現在的東北人與散漫的關內人不同,你甚至很難相信他們居然是同一種人,現在的東北人只知道服從,他們國家意識極強,自尊心極強,他們的榮譽感也是空前的……可相信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