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9章 洪潮(新書不易求支援),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軍隊撕破俄羅斯帝國在下烏金斯克的防線,那麼400萬中國軍隊,就會像潮水一樣湧入俄羅斯,到時候,俄羅斯帝國甚至都有可能成為歷史。
當工人們徵集著請願書簽字的時候,一支支俄羅斯的部隊乘著火車向西伯利亞前進著,一個個農夫在剛剛完成收穫的時候,紛紛拋下鋤頭,來到了軍營之中,軍官欠缺、武器的不足,甚至就連最基本的軍裝也無法提供,所有的一切都是這樣的倉促,正當俄羅斯帝國在為即將到來的決戰的進行著倉促的準備的時候。儘管,因為罷工,兩萬軍隊曾一度集結於聖彼得堡,準備實行戒嚴,但是因為前線的需要,最終,參謀部還是從這些部隊中抽調了兩個旅的精銳,以增援更為緊迫的前線。
在聖彼得堡,工人們終於完成了最後的徵集。終於,在10月3日,工人們打著東正教的旗幡舉著沙皇的畫像,分幾路向冬宮進發,一路上,工人們越聚越多,一開始的時候,只有7萬多工人和他們的家人不過只有十幾萬人參加請願,而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有普通的市民,也有知識分子,還有青年學生。
但卻沒有社會革命黨人——在過去的五天中,那些社會革命黨人不止一次的警告他們,工人會遭到槍擊,他們告訴工人們,自由不是用向沙皇請願的方式獲得的,而是靠拿起武器爭取而來的,但是他們卻阻止不了人們向冬宮請願的遊行,很多工人都相信沙皇會幫助他們,對此,烏里揚諾夫等人在表示理解的同時,同樣也在作著準備——在工廠區,他們已經建立了一支由數千名工人武裝起來的工人糾察隊——當然是以維持秩序的名義,在工人們請願,並離開了那裡的時候,工人糾察隊便拿起隱藏起來的武器。
一路上,請願的工人們看到好幾處佈置有軍隊,他們以為是來維持秩序,並沒有在意。在冬宮廣場,已有荷槍實彈的軍警在待命。而加邦神父則走在最前方,工人們跟隨著他,他們帶著全家——妻子、孩子以及老人,去見他們的沙皇,他們的“巴尤施卡”,也就是他們的小爸爸,手無寸鐵的人們只是抬著沙皇的畫像,舉著教堂的旗幡,唱著禱告歌。在他們抵達冬宮的時候,上街的隊伍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人,這一天,幾乎整座城市都來了。
“我們要見沙皇!”
在冬宮,面對荷槍實彈的軍警,加邦神父向軍警們發出了他們的請求,顯然,他的這個要求是無法得到滿足的——因為沙皇並不在冬宮——現在米哈伊爾二世沙皇,正在皇村哭泣著,為他的艦隊,他的軍隊。
在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任何回答之後,工人們便開始向市民宣講他們的請願書。
“我們,彼得堡市的工人,偕同我們的妻子兒子和老弱的父母,特來向沙皇陛下請求公道和保護,我們生活困苦,備受壓迫,當牛做馬,遭受欺凌侮辱和非人的待遇……我們已再三忍耐,但是我們日甚一日的被推人困苦、無和和愚昧的深淵,暴政專橫的壓制著我們……忍耐已經到了極限,我們已經到了與其讓這種難以忍受的痛苦繼續下去,還不如死去為好的可怕時刻……”
在俄羅斯的傳統上,善良的老百姓對他們的沙皇一直抱有崇敬之情,呼之為“巴尤施卡”沙皇,即憐愛子民如父親的沙皇,他們滿心以為,他們的“小爸爸”會像過去一樣憐愛他們,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個訊息卻在流傳著——請願遊行是受中國間諜的煽動,遊行隊伍的領導者很多都是拿著中國資助,試圖推翻俄羅斯帝國的叛亂分子。加之在芬蘭、波蘭等地爆發的起義,使得內務部傾向於相信這場請願是受敵人策劃的。
也正因如此,與過去不同,政府並沒有出面去保護這些工人,而是命令工人們離開,返回工廠或者他們的家中,當然,他們並沒有立即強迫這些人離開,而是告訴他們,沙皇並不在冬宮。
這一天的中午,廣場上的軍隊命令請願的群眾散開,可是請願者繼續前進,面對這些不願離的群眾,為了阻擋他們對冬宮的衝擊,於是排在前方的軍隊便開槍射擊,整齊的槍聲響了起來。
站在那裡,排成排計程車兵們,不斷的扣動扳機,在他們的面前馬上倒下一批工人和他們的家人,槍聲的響起,讓請願的人群立即發生了混亂,為了躲避子彈,人們開始四散奔逃,但是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哥薩克的馬隊立即衝了過來,在人們的頭頂上馬刀飛舞,軍馬衝撞踩踏,不幸的人們如掀倒的木樁一般,橫躺豎臥一大片,等到廣場上的人群被驅散的時候,現場到處是一片呻吟和詛咒。
此時同時,彼得堡的其他地段都響起了槍聲。冬宮廣場附近的街道上也是屍體散佈,這情景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