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為新書求支援),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畢竟是一片極為廣闊的土地,不僅廣闊而且資源也極為豐富,有石油,有礦產,有……嗯,還有幾千萬綠綠,還有大量的沙漠。相比於中亞貧瘠的土地,東南亞無疑是更為富饒的,即便是屆時中國作為解放者進入東南亞,也可以利用資本的力量將東南亞變成中國的種植園,為中國提供橡膠、咖啡、大米以及其它各種各樣的熱帶經濟作物。
至於印度,則同樣也可以解放者的身份進入,將印度的一個個土邦變成一個個王國——在中華帝國“理藩院”管理下的“獨立”王國。對,中國不是殖民統治者,中國將會給亞洲帶去解放,帶去自由,甚至在未來,還可以給中東帶去自由與解放,當然,那是在與俄國決裂之後。
對,還有人少地多的澳大利亞。那裡居住的都是白人,他們自然不需要解放,既然不需要解放,那麼就把澳大利亞併入中國吧!當然,不是像菲律賓那樣的殖民地,而是如日本一般,作為帝國的行省。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中亞!
反覆的一番權衡之後,最終唐浩然還是做出一個選擇!
也許,應該放棄中亞!
不應該斬斷北極熊擴張的機會!
而是應該如另一個時空中的那隻北極熊一般,用禍水南引的方式,讓俄羅斯向伊朗以及南亞次大陸擴張!
“看來,這次談判肯定是要吃虧了!”
在作出這一決定之後,唐浩然滿是可惜的長嘆口氣,為了將來長遠的戰略考慮,犧牲一些眼前利益是可以接受的……
“不行!”
不能這麼心慈手軟,中亞不要了,但必須要多得到一些賠款。但是如果條約的條件太過苛刻的話,會不會導致另一種結果呢?
“……法蘭克福條約的簽訂,固然結束了普法戰爭,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是條約條款非常苛刻,令戰敗的法國與德國結怨,引起了法國的復仇主義,這也是在隨後的三十年間,法國不斷與俄羅斯靠近,透過貸款等方式籠絡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面對內閣的一些東北系年青官員們提出的多達二十億盧布的賠款要求,唐浩然非常理智的提出了一個現實——普法戰爭,俾斯麥對法國“壓榨”政策所導致的法德世仇觀的形成。
如果是在此之前,他無疑是支援儘可能的憑藉軍事上的勝利去榨取俄羅斯,進而削弱這個敵人,但是德法的前車之鑑卻又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德國吞併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索要了五十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以圖在地理戰略上削弱法國,可事實上,非但沒有真正削弱對方。反而令德法兩國結下難解之仇。誠然,法國沒有實力單槍匹馬同德國再進行較量,但是,強烈的復仇心理驅使著法國隨時準備著與任何同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因此,俾斯麥便失去了對法國外交政策的迴旋餘地,可以說,正是普法戰爭德國政策上的失敗,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德國的戰敗。
而這種局面恰恰是唐浩然需要回避的。
“陛下,對於外交,臣並不懂……”
亦步亦趨的跟在陛下的身後,穿著一身漢式大禮服的張之洞,神情顯得極為恭敬,作為帝國的宰相,嗯,應該說是總理大臣,他無疑達到了人生最為輝煌的頂點,當然,他出任這一職位,同樣也震驚了世界,令世人真正感受到了弘武皇帝他人所不能及的氣量,當年的七位總督位至與國同休的國公,而最“頑固”的反對者非但沒有被放逐或者架空,反而被置於如此高位上,莫說是別人,就是張之洞也在接受這一任命時,淚流滿面的高呼著吾皇萬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現在張之洞倒是盡心盡責的履行著他的職責——充當舊時代與新時代之間的跳板。
“可是臣卻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道理,既然咱們打贏了,而且又得到了那麼多地方,就沒有必要非得像洋鬼子一樣,要什麼賠款,如果要賠款的話,咱們花了十幾億元的軍費,將來還有大量的撫卹,這些錢都得讓俄國人,可俄國人拿不出來嗎?就像鄰居一樣,你把人家的院子佔了,還讓人家把自家房子拆了給你蓋房子,那旁人肯定會恨你,恨你骨子裡去……”
張之洞的比喻讓唐浩然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西伯利亞可不就是俄國的院子嘛,足足1276萬平方公里的院子,得到了西伯利亞,中國非但在領土上擴張了一倍有餘,更為重要的是,在未來隨著西伯利亞的開發,西伯利亞的石油、礦產資源都將會成為中國發展的原動力,當然,西伯利亞的田地也將可以用來安置退役軍人。
更重要的一點是,西伯利亞將會為中國提供前所未曾有過的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