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空談,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月12日上午八時許,蒙古高原買賣城一帶的薄霧剛剛散去,霧在掛著草原上的草梢上留下些許白凍,雖是晚春,可在這片近西伯利亞的蒙古高原上,在清晨與夜晚卻依然可以感覺到一絲寒意。

今天是個好天氣,天空無雲,空中無風,空中驕陽當頭,這絕對是暖洋洋的一天。

突然,平靜的樹梢伴著一陣轟鳴聲動了起來,在一片空曠的草原上,一艘小型飛艇正緩緩駛離繫留塔,發動機轟鳴著驅動著木製的螺旋槳,螺旋槳的轉速越來越快,那緩緩上升的飛艇,一邊上升一邊滑翔,在向前飛行數百多米後,終於躍上藍天。

在銀白色的飛艇艇身上印有醒目的日月徽,這是飛艇的識別帶,實際上,也是現在東北軍的標誌,在飛艇起飛後,便迅速爬升至六七百米的高空,朝著北方飛去。

在這場戰爭中,飛艇似乎成為了東北軍的象徵,儘管早在多年前,諸如德國、英國、法國甚至還有俄羅斯都曾製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飛艇,但是對飛艇的運用卻是中國所獨有的,相比於中國,各國落後的飛艇技術,使得他們的飛艇根本不可能像中國一樣,廣泛應用於包括轟炸、人員運輸以及軍事偵察等各種軍事事物中來。

在中俄戰爭爆發時,東北軍不過只擁有十七艘飛艇,但是現在,在戰爭爆發三個月後,東北軍卻已經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由六十三艘大小不一的飛艇組成的空中力量,廣泛應用於各種各樣的軍事行動中,甚至就連“蒼龍三型”巨型飛艇。東北軍也從最初的三艘增加到現在的二十艘,可以說,在戰爭的促使下東北軍的的飛艇部隊每天都在迅速發展著。

不過相比於龐大的“蒼龍三型”。對於部隊而言其所喜好的卻是“機動艇”,也就是在“要員艇”的基礎上改造的軍用飛艇。相比於大型飛艇,它的體積更小,用途更為廣泛,其既可以攜帶800公斤炸彈對敵軍實施轟炸,同樣也可以實施人員運輸以及偵察等作業,可以說是東北軍飛艇中的多面手。

而對於部隊而言,機動艇最受歡迎的用途就是偵察,在飛艇低速飛行時。艇艙內的偵察員,可以利用望遠鏡,一邊觀察地面目標,一邊在地圖上標註敵軍部屬。當然,執行偵察任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武裝,如果有必要的話,偵察員甚至可以操作機槍——準確的來說是37毫米馬克沁機關炮,對地面的上的目標實施“炮擊”,400克重的炮彈威力雖說無法與重型炮彈相比,但其在短時間內將數百枚等之手榴彈威力的炮彈打出。仍然可以帶來“效果可觀”的殺傷。

也正因為其用途廣泛、使用靈活機動,甚至不需要依賴設施完備的飛艇場,所以“機動艇”才會成為目前中裝備數量最多的飛艇。被廣泛應用於戰場上。

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在碧藍的天空中像鳥兒一般自由自在的飛翔更讓人嚮往的確事情了,實際上幾乎每一個人在少年的時候都曾有過飛上藍天的夢想,而在東北卻有數百名年青的軍官實現了這個人類的夢想,也只有這些飛艇員,能夠在空中像鳥兒一樣飛翔。

李遠鵬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鳥兒”的大腦,許志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鳥兒”的眼睛!

大腦和眼睛,就是這些空中偵察兵對自己的戲稱。大腦是飛艇員,眼睛是偵察員。看著地面的建築、森林不斷的從視線中掠過。這種感覺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對於李遠鵬和許志林而言。儘管他們已經飛了兩個月,但每一次飛行,依然會沉浸於這種幻想之中。

站在後席,操作著望遠鏡,一邊觀察,一邊標註目標許志林笑了下。

“老毛子這邊似乎沒有什麼動靜!”

在說話的時候,他不忘在地圖上,又對比了一下過去的偵察,空中偵察並不需要提供準確的地圖,但是卻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情報。就像現在,他們已經深入俄國境內近一百公里,但是卻沒有發現大股的俄軍。

“從庫倫到買賣城的空中直線距離是多少?”

叼著雪茄煙,李遠鵬反問道,他倒不擔心雪茄煙會引燃飛艇的氣囊中的氫氣,因為氫氣遠遠輕於空氣,即便是洩露也不會傳入艙室內,在艙室內吸菸是安全的,這既是實驗的結果,同樣也是艇員們的勇敢嘗試所取得的經驗(1)。

“至少有200公里,到烏蘭烏德至少有450公里,如果考慮到地形等諸多問題,距離足有1000華里,1000華里遠啊!”

盯視著地面綠色的草原、森林,李遠鵬頗為感嘆的聳肩說道。

“如何保障幾十萬大軍的後勤供應?一兩個師沒有問題,可十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