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激戰(上),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凌晨響起槍聲及炮聲,直到太陽出來時仍未停止,反倒是越發激烈起來。
在冰結的綏芬河江上,數以千百計的官兵扛著步槍,越過冰凍的河面,那遠處傳來的炮聲似乎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多少影響,就在他們身後,在江的另一邊,一門門75毫米野戰速射炮,不斷的朝著數公里外的目標揮灑著炮彈。
置身於海拔只有一百多米高的山頂上,第十二混成旅旅長張懷芝用望遠鏡觀察著戰局,與其它部隊是沿鐵路推進不同,他所率領的第十二混成旅是翻越幾十公里山中,一路向東,幾乎呈一條直線往海參崴推進,這一路上走的是山間的小路,翻的是被冰雪覆蓋的山嶺。
不過,儘管如此,他並沒有耽誤時間,正如多次參謀旅行後作出的判斷一樣,在越過綏芬河之前,都不會遭到俄軍的抵抗,相比於俄國人沿鐵路線於雙城子等地設立要塞之不同,其完全忽視了西翼山的防禦,在俄國人看來,大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會阻擋大部隊的進攻。
是的,大部隊不能進攻,但透過一個混成旅還是沒有問題的!
作為出自武備學堂的64名官長中的一員,張懷芝並不是一個擅長打硬仗的角色,實際上在早在“壬辰之戰”時,作為一營長官的他,也沒有多麼出色的表現,之以能夠晉升為旅主官,更多的是憑藉資歷——當年於天津便投奔了大帥。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獲得這個直插俄國人軟肋的任務——他的那些老朋友、老夥計,總會給予他一些照顧。他們非常清楚,大規模動員之後,勢必會有大規模的裁撤,到時候。與戰時是否有出色表現,勢必將關係到大家的未來前程,這個時候自然會在心理上偏向於朋友。
也正因如此。張懷芝才會看重這次任務,作為軍中的老人。他自然知道於大帥的手下,靠迎逢拍馬不僅不可能獲得晉升,反倒有可能被趕出行伍,想晉升只能靠真本事,而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因為旅司令部的人本就不多,加之所有人都被派到各部隊傳達命令去了,在張懷芝的身邊,就只有一個少校參謀李純。兩個傳令兵和一電話兵。
戰鬥的愈繼續下去,張懷芝的神情就愈顯焦灼,在早在三個小時前,第二十三團便向俄軍發起了進攻,儘管俄軍的防禦部署的非常倉促——他們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部署陣地,但是俄軍的兵力卻兩倍於他,並且在塔夫裡昌卡還有海岸炮臺作掩護,所以一直到現在,直到中午,進攻還沒有奏效。
從望遠鏡中。張懷芝可以看到,儘管俄軍的炮兵早已經被壓制了下去,幾乎完全沒有響動了。加之其戰壕也被破壞的極很厲害,可是戰士們不但不能接近敵軍陣地,反而在全線上還稍微向後退卻了,並開始倉促的於冰雪中構建工事,以阻擋俄軍的步槍火力。
在另一邊,俄軍的炮臺又憑著遠端海岸的重炮的優勢,不斷的將炮彈打到進攻部隊頭頂上,幸好俄軍的海岸重炮不多,且射速極慢。可即使如此對於進攻部隊而言,也是一個障礙。
“該死的。難不成自己就拿不下這個塔夫裡昌卡嗎?”
就在這時,一個通訊兵跑了過來。把一封報告遞給張懷芝。
“誰的報告?”
張懷芝的眉頭微微一皺,紙面的報告往往不是什麼好訊息,這是為了避免訊息從電話中洩露。
“是炮團長官的!”
在通訊兵的話中,張懷芝急不可耐的折開信封,只是略微掃視一眼,他的臉上立即呈現出一副凝重之色。
“長官?”
“各炮連只剩下最低限度的炮彈了,要求立即補充彈藥!”
張懷芝的話聲顯得有些低沉。
“長官,恐怕到天黑之前都不可能,咱們的炮彈要從山路用騾子翻山越嶺運過來,”
李純看著神情嚴肅的長官說道。
“至於主力部隊……”
“現在戰鬥已經打了幾個鐘頭,23團已經遭受很大的損失,而俄國人的增援部隊很快就會趕過來,雖說剛投入的第7營勉強能夠幫助他們的維持戰線的,所以,必須立即採取最堅決的進攻,摧毀俄國人的抵抗!”
不等李純把話說完,張懷芝的眼睛微微一眯,等待主力部隊過來?那不可能,他可不想虎頭蛇尾的就這麼結束這場戰鬥。
“那就只有把作預備隊的二十四團調去進攻了!”
24團是張懷芝手中的唯一的預備隊,即便是主力混成旅也只有兩個步兵團,所謂的第7營,不過是戰前臨時編遣的加強營,把唯一的預備隊壓上,這等於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