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鴻章,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去春來,時值穀雨,在鄉間的土路上,晨霧言才散開,一行人馬疾馳而來。這一行人騎著的不是尋常見著的矮馬,而是一色或黑或棗的高頭洋馬,若是於相馬懂馬的人眼中,定會認出這隊人騎乘的高大神駿的馬匹無一例外都是“東北大洋馬”。
所謂的東北大洋馬,實際上正是東北強自推行的馬政計劃育出了第三代雜交馬,雖說距離理想中的軍馬尚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相較於舊有蒙古馬其性情、體格都有明顯的進步,且因其外形高大神駿於關內馬內深受歡迎。
當先的一頭黑色的東北馬上,滿面白鬚的李鴻章仍是一身官裝打扮,他偶爾會把視線投向道路兩側那泛白的滲著鹽鹼的土地,那顯得有些蒼白的臉龐顯得有些凝重。
自從當年與山東平定“捻亂”之後,這還是李鴻章第一次回到這片土地,他還記得當年平定捻亂時,就是在這裡將數萬亂匪殺盡的一幕,當時著泛著鹽鹼的土地,可是被血給染紅了。
“哎……”
一聲長嘆後,李鴻章繼續策馬前行,李經方,盛宣懷、張佩綸,伍廷芳以及衛隊緊隨其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他們幾人的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他們經常著中堂大人的身體,畢竟自從年前中堂大人的身體便是每況愈下,雖說現在春風將暖,若是再受了寒氣,那可怎麼是好?
現在這北洋,還有這大清國,可都全指著中堂大人在這撐著。
儘管大家的心裡有些擔心,但誰都沒有說什麼,似乎大家都很清楚,中堂大人。為什麼來這兒,也許這正是人老了的原因,人老了。總是念舊。
正是暖春時節,路兩旁稀疏的林木。這會兒已經抽了嫩返了綠,不遠處村莊的屋頂升起兩三縷炊煙。一隻蘆花公雞,跳上村頭的半截黃土牆,“喔喔”啼起來。
而在村邊的鹽鹼地上,隨處可見正在地理掃地的村民,那些村民是在掃硝,掃硝,熬硝是現在山東省一帶最為常見的謀生手段。每年山東各地百姓從鹽鹼地裡掃得的數百萬擔土硝,都會銷往東北,製造成火藥炸藥以及化肥。
眼前的這片忙碌景象,不由讓李鴻章將韁繩一勒,緩轡而行。他後面的人也放慢了速度。
“世人皆知山東省每年土硝出廠值銀千萬,可有誰知,我北洋機器局所用硝酸等物皆購自東北,東北土地高產,又得硝肥之助,而其全賴山東土產之硝土……”
一聲感嘆之後。神情複雜的眾人,李鴻章長嘆一聲說到。
“此等鹽鹼地裡的土硝,如果中國存市又豈是三兩百年之事?可是數百年間。又有何人將其利用?”
除了唐浩然再也沒有其他人,
“與之我內地,諸物大都是廢物,而與之東北,卻可化作工業原料,此消彼長之下東北焉能不強?”
“中堂大人,這幾年咱北洋也是進步極大,別的不說,就說現在。現在可是連東北的唐浩然也要從咱們北洋這裡買槍購彈……”
盛宣懷這麼說的時候,神情中顯得有些得意。可不是嘛!現在正是他主持操辦著北洋集團的各種洋務。
打從東北同俄羅斯打仗的那天起。便開始從關內購買了各種各樣的物資,小到麵粉大到槍炮。可以說只要是能買到的,東北都會掏錢買。
“可不是!父親!”
李經方連忙與一旁附和道。
“東北工商之強,遠超國內,可我北洋這些年卻也沒閒著,我北洋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可是有目共睹的,父親您瞧……”
手指著遠處的鐵路線,鐵路上恰好有一列火車疾馳而過,李經方繼續說到。
“父親,您看,這,中國龍,可是咱北洋的唐山機車廠製造的!”
李經方口中的“中國龍”,指的是唐山機車製造廠用美國圖紙生產的蒸汽機車,現在在直隸和山東鐵路上跑著的,有小一半兒是唐山製造的“中國龍”。
“確實,比之當年強多了,這幾年可全賴大傢伙,要不咱這地方,豈能比一天比一天強!”
李鴻章點點頭,確實,這十幾年在北洋衙門的主持下,直隸也好,山東也罷,河南也行,洋務企業,一年比一年多了,就是連道路閉塞的山西,現在也辦起了新式煤礦,修起了鐵路<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中堂大人,現在連東北也在咱大沽口造船所,還有膠州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