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世界王牌特種部隊實錄,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質事件發生後,市政府、緊急情況部門迅速組成了隸屬於營救指揮中心的緊急救助指揮部,在其統一部署下,營救、消防、疏散、醫療等各項工作均有條不紊地進行。電話局迅速設立了尋親熱線電話,向人質家屬提供資訊。緊急情況啟動了儲存物資調配機制,從各倉庫緊急調運食品、水、藥品及消防等物資。為穩定人心,防止人質家屬干擾整個營救工作,衛生部會同內務部及聯邦安全總局專家距現場不遠處成立了“心理救助中心”,接待人質家屬、安置脫險人員。莫斯科市交通局則調集數十輛大巴,在現場集結待命。
遵照指揮中心的指示,莫斯科市各大醫院也做出部署,要求所有醫生及護土無故不得擅自離開崗位,隨時準備行動。各病房騰出床位,做好收治傷員的準備,100多輛救護車隨時待命。
10月24日凌晨,根據統一部署,有關方面開始同綁匪接觸,首先爭取政治解決危機,至少暫時穩住綁匪,為解救行動贏得時間。當時,至少有5條接觸渠道:一是由聯邦安全總局牽頭的應急聯合指揮中心與恐怖分子保持著聯絡。二是有車臣背景的人士,包括車臣駐杜馬的代表,及一些在莫斯科的知名車臣政治、文化和工商界代表,這些人最早開始與綁匪談判。三是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組織,這些組織的工作人員以探視、救助人質為由進入劇院,與綁匪接觸,爭取軟化綁匪立場。四是美、德、奧等外國人質所屬國家的駐俄大使,也前往劇院,試圖與綁匪進行接觸。五是杜馬中的右翼黨團領導人,出面與恐怖分子進行談判,如涅姆佐夫等人。一些政治家在電視節目中表示,願意把自己交給綁匪充當人質,把其他人質換出來。
反劫持,屢建功勳(11)
各種渠道時斷時續地與恐怖分子進行著接觸和談判。14日至25日白天,談判在向人質提供食物、藥品,爭取釋放婦、幼、弱人質方面取得一些進展。綁匪同意醫生為傷病者提供治療,甚至允許個別記者攜帶攝影裝置進入劇院拍攝人質的狀況。據訪問者說,綁匪們對待人質總的來說還算文明,基本沒有打罵人質的現象。一名獲救人質說:“綁匪們既沒有喝酒,也沒有抽菸,更沒有打罵人質,他們很守紀律。”生命隨時處於危險之中的人質們無可奈何地坐在座位上,場面基本平靜。人們可以獲得水和食物,甚至可以小聲聊聊天,聽收音機,但不能隨便走動。為了防止人質逃跑,綁匪禁止人質使用劇院大廳的廁所,要方便只能到舞臺前的樂池裡,因此大廳裡空氣汙濁不堪。
10月25日,恐怖分子態度趨於強硬,聲稱,除非把俄羅斯政府承認的車臣最高行政長官卡德羅夫交出來,否則,再也不會釋放人質。25日下午,俄政府談判代表報告說,綁匪發出威脅,如果當晚10時不滿足俄軍撤離車臣的要求,就開始對人質下手。
鑑於武力營救的準備工作尚未最後就緒,指揮中心遂決定想辦法拖延時間,盡力穩住綁匪。下午4時45分,聯邦安全總局局長帕特魯舍夫宣佈,只要釋放人質,俄政府保證提供一切必要交通工具和其他條件,讓所有恐怖分子前往第三國避難,免於刑事起訴,保障其生命安全。當晚8時,在綁匪規定的最後期限前兩小時,普京總統再次發表電視講話,表示願意與恐怖分子進行談判,但必須釋放人質。同時,普京還指示指揮中心,無論恐怖分子要求與何人談判,指揮中心都要滿足其要求。
25日晚,普京總統在克里姆林宮內親自約見前總理普里馬科夫,希望這位德高望重的重量級人物能親自出面斡旋,儘量穩住綁匪。老普同意試一試,隨即來到現場與綁匪談判。俄羅斯幾位著名的政治家,包括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和與車臣接壤的印古什共和國前總統阿謝夫先後進入劇院,與車臣武裝分子展開了談判。談判只進行了30分鐘後即告結束。據普里馬科夫後來講,巴拉耶夫彬彬有禮、思路清晰,但態度非常強硬,除了一再要求俄從車臣撤軍外,其他什麼問題也不願意談。此後,綁匪宣佈不再與任何人談判。
同時,克里姆林宮高層官員還試圖聯絡車臣“總統”馬斯哈多夫,因為俄羅斯堅信,正是馬斯哈多夫一手導演了這起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播出了相關的證據:2002年6月錄的一盤錄影帶。在錄影上,馬斯哈多夫揚言,車臣武裝將改變戰略,從“游擊戰”轉為“主動出擊”。他說:“我肯定,在最後的階段,我們將發動更加與眾不同的行動,比如說自殺行動。透過這樣的行動,我們將把我們的祖國從俄羅斯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不過,克里姆林宮幾經努力也沒有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