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世界王牌特種部隊實錄,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K-101、AK-102、AK-105使用北約的5.56毫米彈藥,而AK-103、AK-104使用俄羅斯標準的7.62×39毫米子彈。
反劫持,屢建功勳(1)
為與劫機犯罪活動作鬥爭,世界各國都相繼組建了空中反恐特種部隊,如美國的“三角洲”特種部隊,奧地利的“眼鏡蛇”特種部隊,德國的“GSG9”特種部隊,俄羅斯的“阿爾法”特種部隊等。這些特種部隊都有不凡的戰績。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就是打擊空中恐怖犯罪活動的佼佼者。
隨著世界各國民航事業的迅速發展,恐怖分子劫機犯罪率呈上升趨勢。因此,“阿爾法”特種部隊與空中恐怖分子作鬥爭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為更好地與劫機犯罪作鬥爭,“阿爾法”特種部隊十分注重與其他部隊的協同作戰。儘管任務分工不同,“阿爾法”特種部隊始終與其他部隊保持密切的聯絡,交換情報資訊,並進行協同演練。近幾年來,“阿爾法”特種部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他們常常執行一些超出自己職能範圍以外的任務,並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為有效地與劫機犯罪作鬥爭和確保機上人質的人身安全,“阿爾法”特種部隊具有很強的快速反應能力。目前,“阿爾法”特種部隊從接到命令,到乘坐飛機抵達打擊劫機犯罪地點的時間不超過1.5小時。除莫斯科以外,“阿爾法”特種部隊在克拉斯諾達爾、葉卡捷琳堡和哈巴羅夫斯克都設立了與空中恐怖分子作鬥爭的特種部隊。在前蘇聯解體之前,阿拉木圖、基輔和明斯克同樣部署了“阿爾法”地區特種部隊。儘管這些地區特種部隊已經歸屬宣佈獨立的獨聯體成員國家指揮,但是,他們同樣成為對付劫機犯罪的骨幹力量。
在解救人質的戰鬥中,各國特種部隊也曾有過一些失利的例子。如:以色列特種部隊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解救被恐怖分子扣押的機上人質時,有數名作為人質的乘客被恐怖分子打死。埃及特種部隊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機場營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機上乘客時,傷亡60餘人。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在德黑蘭為營救53名機上人質時,專門擬定了“沙漠-1”作戰行動方案,結果,這項精心籌劃的營救人質方案慘遭失敗。
在俄羅斯也有許多最終功敗垂成的事例。如一個名叫奧維奇金的俄羅斯人,為了謀取一批不義之財到國外定居,採取了劫持機上人質的卑鄙手段。奧維奇金夥同家人劫持了一架由伊爾庫茨克飛往列寧格勒的班機。當時,駕駛員以機上燃油耗盡為理由在列寧格勒郊區一座軍用機場降落。擔任這次營救班機和人質任務的是俄羅斯國防部所屬的一支部隊。當飛機降落後,這支部隊立即與機上恐怖分子發生了激烈的槍戰,致使班機起火爆炸,旅客傷亡慘重。
1994年7月28日,在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的礦水城機場發生了半年來的第四次劫持人質事件。當時,四名車臣恐怖分子身藏武器,在礦水城機場附近劫持了一輛載有41名乘客的公共汽車。恐怖分子要求政府支付1500萬美元的贖金,並提供兩架配有駕駛員的直升機。俄當局一方面與恐怖分子進行談判,一方面向礦水城調派了當時隸屬於內務部的“訊號旗”特種部隊。29日凌晨3時,當直升機準備起飛時,特種部隊發起攻擊。這時,一名恐怖分子在機艙內拉響了一枚手榴彈,直升機頓時燃起大火。儘管機場及時採取了滅火措施,但直升機還是全部被燒燬。事件中,有5名人質死亡,恐怖分子有1人被炸死,其餘被捕。特種部隊成員也被炸傷或受槍傷。
相比之下,“阿爾法”特種部隊在營救機上人質和保護被恐怖分子劫持航班的作戰行動中表現是很出色的。這也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阿爾法”特種部隊在參加的數十次解救機上人質行動中,曾創造無一人傷亡的紀錄。這個紀錄是十分罕見的。由於“阿爾法”特種部隊享有很高的威望,外國駐俄羅斯的許多大使館經常邀請該特種部隊為其乘坐的班機保駕護航。以色列駐俄羅斯大使曾高度讚揚“阿爾法”特種部隊是世界上出色的空中反恐特種部隊。
1973年,一架雅克-40型客機在弗努科沃機場遭到四名武裝歹徒劫持,機上旅客全部被綁架而淪為人質,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和內務部聯手採取緊急行動解救了人質,這一事件在前蘇聯國內造成了震盪,人們精神緊張,從而也引起了前蘇聯領導層的高度重視。
反劫持,屢建功勳(2)
到了20世紀80年代,空中恐怖行動極為猖撅。現在任何人也不敢輕易以自己的腦袋為代價來劫持飛機逃到國外,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