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12345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激辯(三),降臨電影世界,四海12345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絢麗的影像在蕭離的身邊環繞,他左右手迴圈抬起,太陽的影像被他玩弄於指掌之間,下面的民眾沒有開口。

他們嘴巴張大,目光中倒映著太陽的影像。

居然是這樣!

建造戴森球的目地居然是這樣!

他們簡直不敢想象,蕭離的話,實在是太具備衝擊性了。

他們需要時間來消化。

“蕭……院士……。”一名穿著藍格子襯衫的大學生張了張嘴巴,心神還沒有從剛才的衝擊中回過神來了,聲音也有些結巴,“戴森球……如何……建立?”

他越說越順暢,手臂也揮舞了起來,“根據安德斯?桑德伯格的計算,如果建造一個足以包裹太陽的戴森球,那麼這個戴森球的面積將達到恐怖的2.72x1017平方千米,既地球表面積的6億倍。”

“建造如此巨大的球體,我們應該如何建造?”

在戴森球面前,神馬八大奇蹟、神馬金字塔、神馬長城都不值一提,金字塔再難、能難得過戴森球?長城在長、能長得過戴森球?

沒有,一個都沒有,面對比地球還要大的戴森球,如何建造,才是最大的問題。

“這位同學。”蕭離看著他稚嫩的臉龐,笑著說道:“你可能沒有注意到我前面的話,我用的是‘一個或者多個’來形容戴森球。”

“實際上,在戴森球最初的設想裡面,它並不是你所想象的堅固的球體……戴森最初的設想是假定恆星周圍有足夠的太陽能收集器來吸收光能,他從未說過戴森球必須是一個連續的殼狀物體。所以安德斯?桑德伯格先生的計算是錯誤的。”

學生滿臉通紅,他居然犯了那樣明顯的錯誤,但是他轉念一想又有些不甘心,於是繼續提問,“但即便是這樣。建造戴森球也出乎人類的預料,它會是全人類最龐大的工程,龐大到超出了人類的能力極限。”

“你又錯了。”蕭離淡淡的回答,“牛頓大學物理學家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曾經為戴森球的建立設計了一套方案,我覺得這個方案非常完美,所以我直接拿來用了……如果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想要版權費。我一定雙手奉上。”

蕭離開著玩笑,隨後收斂了笑容,“在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的方案裡面,他將建造戴森球分成了五個步驟。”

“第一,獲得能量。這個能量是指在地球上建造戴森球的一小部分,然後收集能量,以便於利用這部分能量為剩下的工作提供支援。”

“第二,在水星採礦,水星上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當然,僅僅是一顆水星是不夠的,根據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先生的計算。建造戴森球必須將水星和金星以及環繞在這兩顆星球附近的小行星全部拆掉才能夠建造成戴森球。”

為什麼要在水星?因為水星具備建造戴森球所需要的一切原材料,透過它,戴森球在初期根本就不擔心會缺少材料。

“第三。將材料送入軌道……。”

“第四,製造太陽能收集器……。”

“第五,戴森球建造成功!”

蕭離將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的方案說了出來,不過他並沒有照搬,“在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先生的方案裡面大約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建造成功戴森球,但是我覺得只需要幾十年就可以了。”

“道理很簡單。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先生提出這個設想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普及機器人。航天能力也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強,他所提出的設想是建立在自動化上面的。在他的設想裡面,先建造一部分,然後將前面建造的部分投入執行,為後續建造提供能量。”

“但是現在不一樣,機器人大量普及,我們根本就不需要親自去水星採礦將礦石運送回來,直接在水星上面建造戴森球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方案是這樣的。”

“第一和第二和斯圖亞特?阿姆斯特朗先生的方案沒有區別,但第三和第四,我覺得應該修改一下,改成在水星上建造戴森球,直接運往太陽軌道附近。”

“這就是我的方案,我估計三十年就可以建造完成。”

“三十年?”學生質問了起來,“三十年會不會太久了?三十年的時間,恐怕外星文明早就發現我們了。”

“不會。”蕭離淡淡的笑著,“這位同學,你可能對宇宙的認識還停留在一些科幻小說裡面。”

“在小說裡面,宇宙很小很小、小到一艘宇宙飛船可以飛躍宇宙,但事實是,宇宙很大很大,大到光速飛船都需要飛行1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外掛供應商

莫泊先生

最強鋒衛

海賊路飛

快穿:BOSS!來戰!

竹南燭